1977年宋援朝幫林燕複習,陪同她參加高考的場景彷佛還在眼前,可時間一晃已經到了1980年。
明年是1981年,77屆大學生就即將畢業,林燕他們這屆是恢復高考後第一屆畢業的大學生,無論是國家還是學校或者社會都極為重視。
現在的大學是包分配的,像他們這批大學生一般來說分配的地方都不會差,當然如果有心儀的單位接受,學校也不會拒絕,可以提前預定所去的單位實習。
之前趙明磊和林燕就提過這件事,當時趙明磊早就瞄準了計委這個衙門,這也是趙明磊追求林燕的一個原因,因為要知道林道遠就在計委任職,如果有林道遠的關係趙明磊進計委的可能性極大。
當初,趙明磊提這事的時候林燕根本就不以為然,因為林燕對趙明磊沒有絲毫感覺,當初趙明磊意圖接近林燕只是剃頭擔子一頭熱,林燕的一顆心全在宋援朝身上呢。
可隨著臨近大四,林燕也不得不考慮起這個問題來,這個事她還沒和父母商量,卻對宋援朝說了,想聽聽宋援朝的想法。
“這的確是一件大事,你是怎麼想的?”宋援朝點起一支菸抽了口,目光向林燕望去。
林燕想了想道:“其實我自己都沒想好,按理說去爸的計委實習是最合適的,畢竟我們讀的是經濟系,計委許多工作都和經濟有關,相比也算專業對口。不過我想了想還是不去那邊的好,如果真去了萬一被人誤會什麼反而難堪。”
宋援朝微微點頭,林燕的考慮是對的,林道遠在計委的職位不低,一旦林燕去了很容易招來閒話。雖然林燕是正兒八經的大學生,專業也對口,可人心是難測的,天知道別人會怎麼看?
再加上林道遠一向不喜歡走後門搞關係,林燕去那邊也會給林道遠帶來麻煩,所以從這些方面來說,計委雖然是好地方,可不適合林燕。
“如果去區裡的話,恐怕具體工作和我現在學的根本就用不上,我們讀大學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學有所成,學有所用麼?”林燕微皺眉頭說道,說道這她嘆了口氣:“有時候我覺得繼續深造也不錯,對了,我同學和我說,她準備畢業後出國留學,讓我一起去呢。”
“留學?”聽到這個名詞宋援朝心裡微微一顫,前世的時候林燕就是出國了,出去後林燕究竟是繼續留學深造還是其他宋援朝一概不知,後來林燕是留在了國外生活呢?還是回來了,宋援朝也沒打聽道任何訊息,彷佛就像南飛的燕子一般離去,卻再也不見蹤影。
前世,林燕出國或許有各種原因,也許是因為趙明磊,也許是剛才提到了她的同學的建議,又或者有著宋援朝所不知道的情況。可不管怎麼說,宋援朝是不希望林燕出國留學的,雖然這個時代隨著1980年的到來,國內尤其是大學裡對於出國留學的熱度逐漸上升,而到1981年後,出國熱開始席捲,一直影響了整整一代甚至兩代人。
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這近二十年中出國熱一直未能消退,無數人帶著期望和幻想踏上了這條路,其中有成功者,但更多的卻是失敗者。
走出國門,對於封閉了多年的國人來說誘惑力極大,就連當年的宋援朝也曾有過這樣的打算,何況在大學的林燕呢?
但宋援朝卻知道林燕現在出國留學並不是一個好選擇,八十年代是一個輝煌的年代,是中國發展最快的年代,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留在國內遠比去國外更有機會,也更有前途。
除了這個原因,當然還有宋援朝自己的想法,他早就做好了等一畢業和林燕結婚的打算。如果這時候林燕出國了,他怎麼辦?無論於公於私,宋援朝都不贊同林燕出國。
當然了,宋援朝不會直接告訴林燕自己不贊同她出國,他很瞭解林燕的性格,林燕是一個外柔內剛的女孩,一旦下了決心很難改變,別的不說從她和宋援朝的感情就能看出。
強硬地不讓她出國很可能適得其反,這點宋援朝心裡很清楚,所以他並沒有直接反對出國這個話題,只是和林燕談論了國內外的局勢,並且著重說明了國內目前改革開放的情況。
“出國不錯,其實我也有這個想法。”宋援朝微笑著說道:“去國外看看,瞭解一下國外和國內的不同,感受下先進的西方世界,從而開拓自己的眼界,這是很好的。不過眼下國家百廢待興,正是需要我們出力的時候,我們這些大學生國家好不容易培養出來,可剛剛畢業就走了,在我看來似乎有些不妥。”
見林燕若有所思,宋援朝繼續說道:“我覺得如果要出國的話暫時不用這麼急,西方世界一直就在哪裡,早一天去晚一天去也不會有太多的變化,倒不如先工作幾年,等之後合適了再出去看看更好些。”
聽著宋援朝的話,林燕歪著頭想了想:“你說的也有道理,不過援朝,你這話是不是還有私心呀?”
“哈哈哈,居然給你看出來了。”宋援朝笑著拉起了林燕的手:“你說的沒錯,我的確有點私心,你想呀你一旦出國了讓我怎麼辦?總不能把我拋棄在國內吧?我還等著你嫁給我呢。不過話說回來,我剛才說的也是真心話,算得上是公私兩便。”
“算你老實。”林燕白了宋援朝一眼,可轉眼就笑了起來,宋援朝沒有含湖其辭地拿話搪塞和欺騙自己,而是實實在在說出了心裡話,這讓林燕很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