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李大琪和小七下意識地對視了一眼,李大琪想了想說道:“業務很不錯呀,現在每天生產的東西都是供不應求。”
“呵呵,供不應求?那麼客戶群呢?我們廠子目前的客戶群結構是什麼?”宋援朝笑了,直截了當問。
李大琪頓時一愣,他似乎有些明白宋援朝問這個話的意思了。
目前騰飛服裝廠的效益極好,但是客戶群卻很是單調,說白了騰飛服裝廠最大的兩個客戶就是在燕京的羅陽和在滬海的張勇,除去他們之外,其餘的客戶說難聽些只是小魚小蝦兩三隻。
由於宋援朝提前和羅陽、張勇兩人談好,由他這邊供應貨源,而羅陽和張勇利用渠道鋪設市場,換句話來說騰飛服裝廠和羅陽、張勇他們是合作關係,也就是說服裝廠主打生存,羅陽和張勇作為服裝廠的區域代理進行銷售。
這種方式從結構上來說很是簡單,而且在初期效果顯著。也正是這樣,當市場渠道被羅陽和張勇開啟後,騰飛服裝廠這邊呈現出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而且從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從表面來看著是雙贏的,銷售方(代理方)只負責渠道和銷售,生產方(騰飛服裝廠)負責生產,雙方各得所需,互惠互利。
這種供銷的方式在這個時代並不少見,實際上在之後的十幾年甚至二十年後依舊存在,但是這種方式也有著極大的弊端,那就是作為生產方的騰飛服裝廠並不控制銷售渠道,所有一切銷售資源全部掌握在他人的手上,當市場和產品熱銷的情況下並不會出現問題,相反這種模式還能發揮極大的效率。可一旦市場和產品結構出現變化後,這種模式就要了老命了。
在八十年代中後期到九十年代近十年的時間裡,許多國營工廠倒閉、破產的原因有許多,其中很大部分包括三角債問題,也包括產品落後滯銷,還包括成本過高利潤下降等等,但也有著銷售渠道不在自己手上的原因所至。
後世有一句話很貼切地體現了這個特點,那就是“渠道為王”,擁有渠道就擁有一切,沒有渠道再好的產品也是賣不出去的,等待自己的結果就是涼涼。
在之前羅陽和張勇和宋援朝談合作的時候,他們就曾經提出過一個要求,那就是一旦供應的產品沒有競爭力的時候,他們有權利單方面減少甚至中止合作。
《最初進化》
這個要求對於他們而言是正當的,任何生意人最終的目的是要賺錢,當合作夥伴沒辦法再給自己帶來利益的時候,再好的關係也會在利益面前讓步,從而終結雙方的合作。
“現在合作的好不代表以後合作的好。”宋援朝提醒道:“別忘了老廠子是怎麼差一點垮的,前車之鑑就擺在那邊,吃一塹長一智,總不能在一個坑裡再跌跟頭吧?”
“可是援朝哥,他們不是您……。”小七在一旁下意識地開口問,可後面朋友兩個字還沒說出口,李大琪就抬手製止了他。
相比小七,李大琪的眼界更寬,想問題的方式和角度更深,當宋援朝把話說到這個程度上時,李大琪已經明白宋援朝的意思了。
再好的朋友終究也是朋友,何況別說是朋友了,就是親兄弟又如何?當市場出現變化的時候,總不能把一切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吧?李大琪在後世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如今現在的他雖然沒有後世那樣擁有豐富的商界經驗,可不否認他有這樣的天賦和判斷力。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這幾天我會好好考慮一下,先從供銷部進行整頓,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的道理我懂,只是之前忽略了這點。”
響鼓不用重錘,見李大琪明白了自己的提醒宋援朝微笑了起來,接著就說起了其他事,其中包括一些生產的情況。
今天在廠子裡轉了一圈,李大琪和小七他們把廠子搞的不錯,但是也有些一些問題存在,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目前廠子的生產中還沒有一個正規的流程和品控制度。
畢竟之前工廠只是一家校辦工廠,人員結構簡單,管理起來也直接。而現在的騰飛廠從人員數量來說已經算得上是一家正規服裝廠了,而且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恐怕到不了明年廠子裡的職工數量還會不斷增加。
服裝業(紡織業)原本就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所謂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就是拼人,人越多產量越高,產量越高所賺取的利潤也越多。當然這是處於企業上升階段的情況,一旦勞動密集型企業在失去競爭力後,首先就是裁員,這也是在後世所被證明的一點。
按照整個廠子當初設計的容量來看,廠子還有很大潛力可挖,如果資金和市場沒有問題的話,那麼現在就算在現有人員基礎上翻上一番也沒絲毫困難。
所以,當企業飛速發展的時候,許多管理就必須要跟上,之前的不合時宜的管理手段也要進行改變,這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工廠的活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