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電話質量沒有後世的好,電話機的話筒聲音很大,領導在接聽電話的同時從話筒裡傳出的憤怒的斥問聲旁人是聽得一清二楚。
雖然聽不懂徐慧說的一大串英語是什麼意思,可帶著港音生硬的普通話卻還是能聽明白的。
電話裡徐慧氣憤異常,直接斥問這位領導叫什麼名字,在什麼部門,擔任什麼職務。
對於這種直接干涉香江公司在內地投資,插手正常商業行為,意圖擾亂訂單正常生產的粗暴行徑,香江盛華公司表示強烈不滿,並警告要向更上級部門進行投訴。
外交無小事,這是當年總理的一句名言。
而現在隨著改革開放的政策推行,出口創匯更是重中之重。這位領導原本以為能拿捏一個小小的集體企業,把這個出口訂單從對方手裡搞走,從而作為籌碼給到他個人認為合適的企業去,並且把出口訂單作為自己的政績增添一筆色彩。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他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自覺得十拿九穩的一件小事卻讓他直接碰了一鼻子的灰。
在電話裡被徐慧臭罵一通,這位領導氣得最後連飯都沒吃再也不提訂單什麼的就灰溜溜地走了。等這位領導走後,不放心的李大琪又連忙把電話打到了燕京,直接向宋援朝彙報了這件事。
對於這個意外的發生,宋援朝也是沒有絲毫預料,得知訊息後他對李大琪直接通報香江那邊,讓徐慧和那位領導接觸的舉動表示贊同。
現在外商(包括三地)在國內還是有些“特權”的,這樣的溝通遠比李大琪出面去解釋溝通好許多,更何況徐慧的反應也正中宋援朝下懷,對於這樣的領導根本就不用給面子,如果宋援朝是徐慧的話,恐怕在電話裡罵的更狠。
這件事表面看雖然這麼過去了,可宋援朝同時也在這件事上看到了內地許多制度的不完善和問題,為此宋援朝並沒有像李大琪想象的那樣息事寧人。
他在和李大琪溝通完後直接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通知香江盛華公司那邊對於這次行為向上級部門進行投訴,這可不是徐慧在電話裡說話那麼簡單,而是直接正式投訴,並請香江的專業律師出面來辦。
這是必須要做的,這樣做的目的是殺雞給猴看,如果不給對方一點厲害看看,就算這一次躲過去了,天知道下一次這位領導會不會記仇搞出什麼小動作來。
何況既然得罪了人,就索性一棍子把人打死,免得以後經常要惦記明槍暗箭。這個領導反正也不是什麼大領導,一個小小的副科而已,要動不難,以目前的大局來看,如此不顧大局卻坐在這樣的位置上,這樣的領導是不合格的,更容易為將來招商引資和出口創匯帶來適得其反的結果。
除了透過香江盛華公司進行正式投訴和反饋外,宋援朝還讓香江盛華公司方面找到內地記者告知此事,透過記者發表了一篇對目前改革開放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尤其是包括個人干涉正常商業行為的行徑進行評論。
這時代的記者可和後世的記者不同,後世的記者只是一份職業,他們當記者除了養家餬口就是為了撈錢出名罷了。可如今的記者卻不一樣,職業責任心極強,還有很強的社會監督能力,在報紙上什麼都敢評論什麼都敢寫,更不用說這麼敏感的話題了。
所以很快,報紙就出現了針對這事的評論,這一下子事就鬧大了,沒幾天那位自說自話打著小算盤的領導就從原本的位置被打發到冷衙門晾著,每天朝九晚五,工作就是喝喝茶看看報紙,再也不用為這些國家大事而操心。
宋援朝的連環拳一下子就幫盛華公司和騰飛廠打出了名氣,並起到了極好的效果。緊接著,在鵬城的秦正國得知這事後也氣憤不已地直接在鵬城當地向相關部門進行了反應,從而隨著這件事的發酵,滬海上下全知道騰飛廠和他們背後的香江盛華公司不好惹更不能惹,反而讓騰飛廠在大出風頭的同時也順手解決了不少問題。
這件事已經過去一段日子了,隨著此事的漸漸停息,騰飛廠少了許多後顧之憂,再加上滬海方面對香江盛華公司和騰飛廠的事後補償措施,騰飛廠的原料配額得到了相當滿足,這也倒是一個意外之喜。
今天是週一,一大早李大琪就來到了工廠,直接先去了水洗池那邊看生產情況。
原本李大琪以為這個水洗池的使用還需要幾年時間,但隨著出口訂單的出現,宋援朝起初讓李大琪準備的水洗池現在有了用武之地,出口的牛仔褲可不是內銷的那些,香江那邊在訂單合同上規定必須要經過水洗,水洗的程度和流程也有很詳細的說明,為了做到這一步,前些時候廠子裡的幾個老師傅可是忙活了好一陣子,反覆實驗了多次最終才確定了標準步驟和時間。
此外,除了出口外,李大琪還準備透過這一次出口試生產一批水洗的牛仔服裝投入內地市場看看銷售情況。這種方式在如今有一個特殊名詞,那就是“出口轉內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