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歸黃金年代> 第二百四十二章 投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二章 投資 (2 / 2)

秦正國的投資意圖向鵬城釋放後,第一時間就得到了鵬城方面的熱情接待,並且派出了高規格的官員洽談。

在這種情況下,秦正國的進展很是順利,用了沒多少時間基本就把投資建廠的事給定了下來,並且按照宋援朝的意思向鵬城方面提出了三通的建議和其他有關地皮、稅收方面的要求。

現在的鵬城可不是後世的鵬城,對於秦正國這樣第一批自己找來的香江愛國商人地方是非常熱情和期待的,而且在許多政策方面也有著優惠,其中就包括地皮轉讓和稅收方面。

原本秦正國是打算弄一塊地建一個小廠,總投資不超過百萬的,而當宋援朝在瞭解到具體情況後思索了一晚,第二天直接打電話給秦正國向他仔細交代了一番,當在電話裡聽到宋援朝的交代後,秦正國著實嚇了一跳,追問宋援朝不是在開玩笑吧?

宋援朝認真地告訴秦正國這絕對不是開玩笑,目前特區方面一切剛剛開始,許多政策和優惠條件一旦錯過就再也沒有了,而且還有老劉這樣的大鱷在前,如果秦正國不拿出點實力和魄力的話,非但風頭會被壓下去,還會得不到一定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現在是最好的機會,必須調整之前略微保守的策略。

聽完宋援朝的解釋,秦正國雖然心有疑慮最終還是接受了宋援朝的看法,重新和特區方面就投資進一步進行洽談。

而這一次洽談秦正國最終向特區政府明確了盛華公司方面的要求,當得知盛華公司的投資額如此巨大和決心後,特區方面驚訝之餘同樣也是極為興奮,經過慎重討論後基本同意了盛華公司方面的要求,並正式簽署了協議。

最終,盛華公司從特區政府要了三百畝地以建廠,三百畝地可不小,換算成平方米足足有二十萬平米,別說建一個廠子了,就算是建一個小型的工業園區也足夠了。

實際上宋援朝的用意就是要建一個小型的工業園區,這三百畝地除去自用一百畝外,其餘兩百畝地宋援朝會按照香江傳統的工廠區進行規劃和建造,等建造完後這些廠房和設施會直接出租給後來鵬城投資建廠的香江中小工廠主供他們使用。

說白了,這樣的操作等於盛華公司做了一手房東的性質,同時也能為自己設定的小型工業區聚集人氣。此外還會在附近預留一個商業用地,以用於建一個普通的賓館和酒店,以供這一片的日常需求。

至於稅收方面,秦正國很容易地就拿到了當地兩免三減半的優惠條件,這樣的優惠放眼全國也就特區存在,而兩免三減半的政策能夠讓特區的工廠在成本上取得極大的優勢,從而增強商品競爭力。

這樣算下來,整個投入的資金遠超最初的設想,雖說香江盛華公司依託內地和海外市場目前日進斗金,資金充裕,可要一下子拿這麼大一筆錢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他的不去說,僅僅是這個三百畝地的廠房和設定建造投入就巨大,資金缺口嚴重,但這對於宋援朝來說根本不是問題,雖然宋援朝前世沒有執行過資本運作,可對於資本運作的基本還是很瞭解的,再加上現在的政策寬鬆,特區急需外來投資,這些缺口很容易解決。

首先資金的投入不是一次性,香江那邊資金根據協議是分批到位,拿下地皮後秦正國以香江盛華公司的名義先投入部分資金作為土地轉讓金和先期開工需求,然後再直接用土地和專案質押,透過內地的四大銀行進行貸款,利用大額貸款來滿足後期的需求。

說白了,這等於是拿銀行的錢來進行投資,抵押的也僅僅只是現在不值錢的地皮和在銀行裡的那些外匯而已。相比整個專案投入,獲得的資金遠高出這個數額,用後世的話來說等於是擼銀行和地方的羊毛,可在這個時代卻是很正規的操作。

這樣一算,整個投資金額超過了一千八百萬,一下子就越過妙麗的老劉成了香江商界目前在鵬城投資額最大的一筆。

而盛華公司在這個專案上真正付出的資金只不過才四百五十萬港幣,折算人民幣一百萬左右,用一百萬去撬動一千八百萬的投資,宋援朝這樣的魄力讓秦正國簡直心驚肉跳。

相比心中忐忑的秦正國,宋援朝卻是絲毫不擔心。因為整個投資規模聽起來很厲害,但投資週期不是一蹶而就,整個週期將近三年左右完成,但在盛華公司第一筆外匯打到國內賬戶上後,銀行方面就可以發放貸款,貸款的利息低的簡直是白給,也就是說從一開始盛華公司空手套白狼就拿到了回報十幾倍之巨的資金以供使用。

這一大筆錢在手什麼事不能幹?再加上盛華公司原本就是做實業的,有地皮在,等廠房建起了還怕沒錢賺?這筆買賣很好算,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要宋援朝他們不作死拿這些錢跑去澳島賭博,三年後還清這筆貸款根本就沒問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