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一張熟悉的臉出現在宋援朝的面前,站在門口的這個穿著藍色工裝夾克,三十多歲的壯年男子是張家阿孃的兒子,也就是宋援朝從小喊他舅舅的張建國。
“援朝,儂總算回來了!”張建國笑著打量多年不見的宋援朝,當年跟在他屁股後面的小屁孩現在已經長成大人,如果不是在這裡見,換了別的地方第一眼恐怕張建國也認不出宋援朝了。
“人黑了,瘦了,不過個子長的高了,結實了,也更精神了!”張建國提起手裡的飯盒:“姆媽曉得你剛回來,估計也來不及開火,索性就做了點飯菜讓我帶過來。看看,百葉結燒肉、帶魚、還有過年做的蛋餃,統統是你最愛吃的。”
張建國進了門,把手中的三個飯盒放在桌上逐一開啟,一陣香味撲鼻而來,讓宋援朝不由得嚥了記口水。
沒錯,這些都是宋援朝從小最愛吃的,可就算這樣在這個物資貧乏的時代,也只能逢年過節的大日子時候吃到。
而今天,張家阿孃居然為宋援朝做了這麼些好吃的,這讓宋援朝心中感動不已。
“呵呵,別傻看了,吃吧,趁熱吃,在西北那邊吃苦了,瞧你人瘦的,回來好好補補。”瞧著宋援朝的表情,張建國笑著拍拍他的肩膀,宋援朝心中感動,但以兩家的關係這時候再說謝謝沒這個必要,張家對自己的恩情宋援朝會記在心裡,等以後一定會報答。
“舅舅,你先坐,抽菸。”宋援朝轉身先給張建國倒了杯水,再從抽屜取出包寶成,這煙是他從下鄉的地方帶回來的,雖然比不上滬海的煙有名,但在當地算得上不錯。
“這煙看起來到是喜慶,沒抽過,是西北那邊的?”張建國接過先看了看,隨口一問,見宋援朝點點頭,張建國也不客氣拆開後直接取出一支,先放在鼻子下聞聞,微微點頭拿起桌上的火柴擦著點燃。
吸了一大口,張建國享受地吐出白色的菸圈,點頭:“味道還不錯,就是有點衝,不過我煙癮大,這煙正好。”
說著,張建國笑了起來,手指衝著開啟的飯盒指了指,示意宋援朝快吃。
宋援朝也不客氣,找了雙筷子坐下大口吃了起來。
飯菜還是記憶中的味道,宋援朝吃的很香,十來分鐘後,飯菜被宋援朝一掃而空。
當宋援朝吃完打算收拾飯盒的時候,張建國示意他不用忙,先坐著聊會。
“前頭我下班聽說你回來了,特意去了趟派出所。”張建國對宋援朝道:“派出所的老王阿叔我認識,我跟他打了聲招呼,你明天過去後直接找他,把資料什麼的交給他就行,戶口的事他會盡快辦,沒問題的話最多十天半個月就能下來了。”
“謝謝舅舅,我記得了,找王叔叔。”宋援朝點頭道,前世的時候也是如此,王警官幫忙落實的戶口,雖然國家有了政策,但戶口落實手續繁瑣,這個時代不像後世什麼都是聯網的,眼下檔案資料這些都要從異地調取再進行手工填寫申報走程式。
如果沒熟人的話,落實戶口哪裡有這麼快,兩三個月裡能搞定就很不錯了,張建國託王警官幫忙,節約了不少時間。
這個時代,戶口可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東西。
一個人沒有戶口別說身份和工作了,就連生存都有問題。要知道每戶人家無論是糧食、副食品、肉蛋、油、布、煙……林林種種,凡是你能想到的一切生活必須品都要靠票證。
戶口就是票證發放的基礎,有了戶口才有票證,沒有戶口就沒票證,沒了票證人根本無法生存。
“這個你先拿著。”張建國從口袋裡掏出一個信封推了過去:“剛回來,你父母都不在了,戶口也沒落實,可是這日子還要過的。”
“不用不用,舅舅,你上有老下有小,家裡也不寬裕,我在西北也是掙工分的,身上有錢。”宋援朝連忙拒絕,
張建國的工作還算不錯,他在一家國營大廠的小車班當司機,這個時代司機是一個很吃香的職業,何況他還是小車班的司機。
張建國的基本工資是三十六元,平日裡獎金加出車補貼大概還有十五元左右,加起來也有五十多元了。
除去工資外,工廠的福利也很不錯,不僅每季有發衣服、肥皂、手紙什麼,逢年過節還有魚肉雞鴨這些東西,有時候出車運氣好還能混到些菸酒。
張建國的妻子孫霞是一家街道工廠的職工,街道工廠屬於集體工廠,工資待遇自然不如國企大廠,街道工廠拿的是計時工資,一天八毛,星期天休息不算工資,平均下來每月大概在二十一元左右。
夫妻兩人的月收入合計七十多元,如果是普通小夫妻生活的話算是可以的,但要知道張建國夫妻還贍養老人和孩子,張家阿孃是家庭婦女沒有退休金的,張建國的父親早在多年前就去世了,再加上一男一女兩個孩子,這每月開銷下來只能算是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