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人在神鵰,開局獲得九陽神功> 第884章盛世滋丁,永不加賦(完結撒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84章盛世滋丁,永不加賦(完結撒花) (1 / 3)

此戰大捷,王保保迫不及待地要把找個好訊息告訴汝陽王,但此次回府,趙敏便要隨楊過離開了,因此王保保在惜別了妹妹後,就一個人踏上了歸途。

如今楊過全盤佈局的最後一步已經完成了,之後能走多遠,就看韋小寶物色的那些戰將,還有陳近南這位總軍師如何與各方勢力角逐了。

一個月過去。

陳近南和沐王府在山海關擁立明帝,並以大明朝玉璽為證,由前明公主朱媺娖掌權,太子朱思淼為皇位繼承人,重建明國。

前明舊部紛紛響應,有的是吳三桂戰敗後,跟隨他的舊部,有的則是像王屋派這種改名換姓,一直忠於前明朝的勢力。

短短三個月不到的時間,山海關便屯兵十萬之巨,就連許多原本追隨金蛇營的勢力,也紛紛倒戈,加入了山海關。

畢竟當初他們願意跟隨袁承志,也是衝著其父袁崇煥之名,如今朱氏正統重建大明國,誰還願意在這當遊兵散將?

為此,金蛇營內部還發生了分歧,有的人想歸順大明,有的則是想擁立袁承志為王,不肯將苦心經營的勢力給他人做了嫁衣,為此,整個金蛇營爭吵不休。

最終還是朱安國等人以勢壓人,才暫時平息了風波。

因為阿九一個人帶著孩子坐鎮山海關的緣故,楊過和眾女便一起搬來山海關和她同住,反正有許多事阿九也做不了主,需要請教楊過。

而楊過也不可能放著自己的兒子不管,所以在他先搬來山海關後,眾女也紛紛搬了過來。

阿珂重回故居,也是興奮不已,加上原本的平西王府夠大,眾人住起來一點也不擁擠,便越來越喜歡這了。

如此過去一年的時間。

金國在數月前最終戰敗,被蒙古所滅。

而蒙古在休養生息了一段時間後,就開始對遼宋發兵。

因為遼國與原本的清國的國土接壤,楊過不想蒙古迅速擴張勢力,就與陳近南等人發兵助遼,一邊與蒙古開始了拉鋸戰,一邊不斷積蓄勢力。

靠著楊過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龐大財富,短短一年的時間,他就將兵馬壯大到了三十萬。

見此情形,金蛇營也不得不最後宣佈,擁立正統繼位,而加入了明國,不過在此之前,慕容博父子卻已經離開了。

楊過雖不知道袁承志是如何想的,但卻知道朱安國必然是狼子野心,不過金蛇營也有十餘萬的兵馬,對他們來說正好是及時雨,楊過便收編了金蛇營的勢力。

領兵打仗,朱安國或許是把好手,但輪到權謀,卻遠遠不是東方晴和趙敏的對手了,所以不到半年的時間,他手下的親信就紛紛被楊過他們招攬,徹底倒向了明國這邊。

蒙古見發兵襄陽屢屢失利,於是另派兵馬,由託雷之子蒙哥帶兵向川渝腹地進軍,大將兀良合臺帶隊,從雲貴地區北上進軍,忽必烈則是繼續攻打襄陽,以三路兵馬,迂迴攻打大宋。

由此,也使得許多難民紛紛向南逃亡。

楊過和陳近南商議,派兵馬收復燕京、河北、山東等地,將逃亡南方的難民全部收攏,對適齡男子徵兵,一些老弱婦孺,則劃分田地,即可補充兵源,又多了不少的勞動力,也算補全了明國人口嚴重不足的問題。

比起明國的做法,宋國則是要寒心多了,在沒有朝廷對難民頒佈法案下,一些守城官員為了節衣縮食,便關閉了城門,阻止難民進城,任由他們餓死在城外。

因此,在得知明國願意收留難民時,更多的人便相繼北上謀生。

雖然一開始接納如此多的難民,難免使得明國的糧食有些稀缺,但在楊過大力開墾良田,全民耕作下,勉強還能支撐數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