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平看著這個莊稼漢手上和身上的泥土,頗為嫌棄。
不過眼下也不是嫌東嫌西的時候,還是莊稼一事要緊。
於是,宋平也只得捏著鼻子忍受著莊稼漢身上的汗味,一路回到了高淳縣。
來到高淳縣,宋平指著田裡蔫巴巴的秧苗,迫不及待的朝張三問道:“你知不知道這秧苗究竟是怎麼回事?”
張三謹慎的端詳了一會兒秧苗,朝立在一旁的一名農人問道:“你多久給這土豆澆一次水?”
那名農人聞言,也是撓了撓頭,憨厚的答道:“俺大概每三天給這土豆澆一次水吧。”
張三聞言,也是一拍大腿:“壞就壞在這裡啊!你給土豆澆水,怎麼能這麼勤快呢?”
“這土豆是喜旱作物,七天澆一次水已經是頻率很高了。”
“你每三天澆一次水,這土豆不蔫吧才怪呢!”
那名農人聞言,也是叫苦不遲:“這種事情俺怎麼知道啊!”
“俺之前種水稻,也是每三天澆一次水的。”
張三聞言,也是哭笑不得:“水稻是水稻,土豆是土豆。”
“兩種完全不同的作物,怎麼能混為一談呢?”
“那土豆種植手冊上,不是明明白白的寫著呢麼?”
一聽這話,站在一旁的新科進士立刻急了。
原本他還以為這火燒不到自己身上,結果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現在竟然被點名了。
說句實在話,他在這裡的最大作用,就是給地裡的老農們讀土豆種植手冊。
要是這土豆種植手冊上有記載,那這件事豈不就要變成他的過錯了麼。
他的官場生涯,可才剛剛起步啊!
他才不想因為這件事情栽跟頭!
新科進士連忙從懷中掏出隨身攜帶的土豆種植手冊,對著張三振振有詞:“你說這上面有寫?那還麻煩請您幫我指出來。”
“要是這上面有寫,我是不可能沒有注意到的!”
張三聞言,也是輕嘆一口氣,隨口道:“這事在第三章種植手法裡面,寫的清清楚楚。”
“土豆喜旱,要注意澆水量。”
張三雖然不識字,但他也是參與編纂了這本土豆種植手冊。
這本土豆種植手冊其實就是他們三個老農和胡長安一起編纂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