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盡遙仍是平躺閉目,聞言眼睫顫動,但語氣平穩。
“我瞭解後,明白絕情丹害處過大,所以已不打算吃。”
許采采聞言連連點頭:“那最好了。”
他也知道絕情丹這藥很不常見。
越沒人用的藥越邪門,他師兄不吃當然是最好。
聽著少年明顯松一口氣的語調,宋盡遙睜開眼,偏頭去看許采采。
實際上,在長清宗甚至整個修真界,都有不少師兄弟在日常修煉中互生情愫,最終結為道侶的範例。
只要不影響修行,不妨礙他人,同門師兄弟之間談情說愛,互相促進,反倒值得提倡。
但他與許采采,並非普通的同門師兄弟。
許采采五歲便來到他身邊,由他親手養大。
宋盡遙眼看著許采采由稚嫩孩童,一天天成長為如今這樣意氣風發的少年。
如此這般如父如兄的感情,卻畸變為那些骯髒的心思,實在有悖道德倫理。
而且,最重要的是,會嚇到許采采。
甚至還會摧毀宋盡遙在許采采心中的師兄形象。
這兩者更是宋盡遙最無法接受的。
所以,修士在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很快便開始想辦法糾正。
宋盡遙這人,一向對身邊之事控制慾極強,做事也是幹脆利落,雷厲風行。
更何況,他不是沒注意到,自己的異常已經影響到了總是分外關心他的許采采。
一開始,宋盡遙查詢到的很多方法,無一例外都在建議他暫時遠離許采采。
書中建議,情感上的沖動可以靠距離與時間沖淡。
但對宋盡遙而言,讓他遠離師弟,倒不如直接讓他去死。
宋盡遙幼時便是獨自一人艱難茍活,從掙紮活命到踏上修行之道,百餘年間,他始終都只有他自己。
身邊唯有一個許采采,宋盡遙早已把師弟當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許采采就是他的雙臂,他的心髒。
如果有什麼事物試圖迫使宋盡遙與許采采分開,那他定會先下手除掉對方。
這便是宋盡遙去藥王谷找尋拔除情根的方法的原因。
但是,今日走這一趟,宋盡遙瞭解到無論是拔除情根的術法,還是服用絕情丹,都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