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産業這麼多,都要發工服。
出去買,還不如自己做。
上次為了給詹海洋撐場子,給希望小學做了一批校服。
結果被一間私立學校看中,跟他們簽了合同,以後學校一年三季的校服,全在他們工廠訂制。
大概是私立學校校長也有圈子。
之後就一間一間的學校校長找了過來,現在工廠幾乎要成了專門做定製校服的工廠。
廠裡的生産線都多添了三條。
生意好成這樣,林家自然不會虧待詹海洋。
聽說他的戲殺青出組,趕緊聯絡上鄧子安,請他又多拍了一組廣告。
給出的費用,也高得鄧子安以為多打了兩個零。
除此之外,年前詹海洋參加林家家宴時,借服裝的品牌方也主動找了過來,邀請詹海洋做他們地區推廣大使。
鄧子安收到電子郵件時,是猶豫的。
那個服裝品牌,其實還不是時尚圈一線的品牌。
如果他們是請詹海洋做代言人,她肯定就樂顛顛地答應了。
《小師妹》開播在即,眼看著也能去蔣兆年導演那邊去試戲,這都是立刻能給藝人升咖位的事兒。
這個關口,如果只是跟他們簽地區推廣大使的話,詹海洋是有點吃虧的。
說不定過一兩個月,就會有更好的資源找上門來呢!
後來,是品牌方自己提了價。
說之前的代言人是外國人,又已經簽了第三年,實在不好中途解約。
為了補償詹海洋,會把推廣大使的費用,抬到跟代言人一樣。
一看那一串零,詹海洋聲音的軟了。
“子安姐,要不我們就簽了吧?”
“不然,他們要是說我穿著他們的衣服去掏下水道,損害了品牌形象也不好,是吧!”
鄧子安想罵他一句不爭氣,可是自己看著那串零,也開不了口。
算了,有這麼高的報酬,地區就地區吧!
好不容易熬完了這痛並快樂的大半個月,詹海洋又開啟了考駕照模式。
因為本身就會開車,詹海洋也不想去駕校浪費時間。
剛好原主在高中時,有個同學的爸爸是長途汽車的司機,讀高中就在假期時跟著同學爸爸學過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