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單純討厭吃胡蘿蔔,家長們也別急著和孩子鬥智鬥勇,想盡一些辦法讓孩子吃胡蘿蔔。別說小孩了,每個大人的口味都是各有不同,可以依照以上的方法,找一些可以代替胡蘿蔔的食物。
尊重教育如今逐漸佔據主流,對比前幾年,現在的父母大多是高知分子,更樂意用科學養孩的方式教育孩子。
文秀的內容獲得好評,但也有大量持反對意見的家長在底下留言評論。
【現在的孩子就愛吃香的,稍微苦一點的蔬菜就不樂意吃,還是得打一頓罵一頓才乖乖吃飯。】
【平時上班累成狗,下班做啥孩兒吃啥,不愛吃拉倒。】
【我家孩子是老人帶,娃現在吃的啥就是我小時候吃的東西,還不是照樣長大。】
【孩子不愛吃飯的反思下是不是自己做飯不好吃?(笑)】
【專家又來建議了。】
【每個食物都是獨一無二的營養,要不然怎麼說啥都要吃點營養才均衡呢。】
因著做內容的時候是花了心思的,對於反饋文秀也是看的很認真。
這些內容都不是教科書上照搬下來的,平時對於文謹的培養也是基於這個方法來的,因此在面對這些大量的反對意見,文秀一時間也是有些茫然。
“系統,我這個方式是不是不適用大部分小孩?”
系統:【宿主,教育本就不是一個公式。】
主編來安慰文秀,起碼流量有了,堅持做下去總能收穫忠實讀者。
系統也說:【宿主,你做的是營養期刊,不是教育期刊。】
文秀被系統點醒,決定之後都只專心做營養學的內容。
——
工作上有了進度,生活上也有了變化。
前段時間碰到的老頭似乎在隔壁住下了,有的時候飯後散步總能碰到,一來二去文秀對這個人也有些瞭解。
心下猜測應該也是個大人物,來這邊享受退休生活的。
唯一的兒子比她大,但是還沒結婚,目前也還在相看物件。老頭表示希望能生出個和文謹一樣靈秀的兒子。
上次泡茶老頭便看到了文秀手上的婚戒,不過都沒看到男主人在家,也不好意思打探人家的家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