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想要快速融入本地鄉民,並沒有那麼容易。
這一批十來個知青裡,毫無疑問,被知青們最不待見的杜鵑,反而是最快被村民們接受的。
未必要杜鵑有多高超的情商和多厲害的社交手段。
只是見面的時候,指著她來一句,“瞧,那個是老趙家的外孫女。”
就行了。
村民們就預設了這個城裡來的小丫頭,是半個自己人。
畢竟沾親帶故的,雖然他們對杜鵑也不見得多親熱,但還是有一種,“呦,知青點裡有個小丫頭是咱們村那誰家的孩子。”的感覺。
關於這一點,哪怕是大隊書記弟弟親自跑來託付哥哥照看的白筠都享受不到。
就杜鵑這個得天獨厚的條件,不知道多少知青心裡羨慕嫉妒恨。
幹農活實在是太折磨人了,有個女知青幹完活回來,晚上吃飯的時候,碗都端不住,手都在發抖。
下鄉的時候,心裡自信自己可以在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知青,現在只想要回家。
“回去哪裡有這麼容易,誰不想回去?”
看到那女知青哭個沒完,有人不耐煩了。
鍾愛紅制止了冷嘲熱諷的那個女知青,“你這樣說是不對的。”
杜鵑瞟了一眼過來,她覺得鍾愛紅絕對沒這麼好心安慰人。
果然,下一秒,鍾愛紅就開始訓斥那個在哭的女知青,“咱們可是城裡來的知青,要做就要做到不怕苦不怕累,一遇到苦難就想著逃避怎麼行!”
杜鵑:......果然有病。
白筠本來就覺得胃不舒服,伴隨著鍾愛紅教育人的聲音,這雜菜水飯是越來越難吃進去了。
鍾愛紅越說,那女知青的淚水就越洶湧。
她的身體不好,能堅持下地幹到現在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她現在每天早上聽到上工的號子醒來的時候,都覺得想死。
真的幹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