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她現在的心理狀態是否可以嘗試慢慢的開啟關於‘那個朋友的記憶’”。
“從最近她的測試檢查報告來看,各項指標已經恢複的很好了。你們現在是在小鎮嗎?生活環境四處都充滿了回憶,掌握好度,讓蘇芷衡慢慢的接受對她的療愈是有一定益處的。”
“唐醫生,我知道了,謝謝。”
“不過,她不能經受過度的刺激,想要好起來最重要的是她自己意願,自我意識主導可行性會更大。”
“她一直蜷縮在自己的牢籠裡,一點點風吹草動她就縮排去自舔傷口生怕麻煩別人,沒人推一把怎麼會走出來?”
“顧瑜瑾,我知道你想讓她好起來,但她之前經歷過什麼我們都無從得知,阿衡一直走到今天付出的努力心裡承受的煎熬是你我的萬倍。”
唐婉盈清楚的知道蘇芷衡的堅強痛苦掙紮,從頭自尾她一直都有參與,甚至還出了一份力。
“自從她回國之後,心理狀態已經好了很多,她一直在自救。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陪在她身邊聽她傾訴給她分憂,而這些你做的很好,我聽阿衡說了你的很多事情,她很感謝你一直陪著她,願意聽她的故事。”
“她都說了什麼?只是感謝嗎?可我想要聽到的從來都不是感謝。”
顧瑜瑾的苦澀蔓延,溢滿胸口勒得喘不上氣。
作為一名心理醫生唐婉盈見過太多感情問題,第一次不知道該如何勸解一個痴等的人。
時間陷入了沉寂。
顧瑜瑾最終還是把鑰匙放了回去,或許等蘇芷衡自己走進這扇門,重新拾起這些回憶,拉開抽屜拿出鑰匙開啟那扇門會更好。
夜漸長,漫夜無聲,空寂寥。人初靜,月正明,紗窗外樹影斜映。
蘇芷衡取下脖子上帶的印章,放在枕頭下,想起白天的事,眼皮漸沉慢慢入了眠。
同一時刻的顧瑜瑾坐在床頭,左右無眠,隨手翻看書架上的書籍。
書種類很多卻不雜亂,顧瑜瑾隨手拿出一本醫學雜志翻看。書上有筆跡,字跡雋秀,應該是蘇芷衡寫的。
看出刊日期大概是蘇芷衡十幾歲的時候,那件事確實奠定了她對醫學生涯的追求。
書架的最底下還有一些作業本,小的只有巴掌大小,一摞一摞的慢慢變大變厚,堆放的很整齊。
顧瑜瑾拿出一部分看,她的字寫的很好,看似柔和落筆有勁,蘇奶奶喜歡書法大概也曾教過她吧!
蘇芷衡的作文字單獨放了一摞,她寫的很有意思,
題目:最喜歡的人,
作文:我最喜歡的是小鎮的阿黃。他每天早上都會送我去學校,放學回來都會站在村口接我。我最喜歡和他一起唱歌跳舞,他最喜歡我了,每次都會拿好吃的給我吃。阿黃總是一個人,他沒有寶寶,但好在有人願意養著他。阿婆對他很好,總是給他洗澡順毛,為了方便他出來玩還專門在門上開了一條小門任他自由出入。
批語:蘇芷衡同學,沒有好好審題,字數也不夠,重新再寫一篇,還有不許寫狗!
在老師的紅色批語後面跟著稚嫩的鉛筆反駁字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