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家長以為是教育方式有問題,嘗試和她溝通。
在溝通的過程中丁雨她一直逃避家長的目光,表現抗拒,稍微聲音大一點會激起她更為強烈的反抗。
她會開始哭鬧,怎麼勸都不管用,哭累了就自己抱著小玩偶睡著了。
家長實在是不知道怎麼辦了,後來聽朋友的建議帶到醫院裡檢查,二歲半確診自閉症。
一紙診斷書,家裡原本的生活全都改變了。
丁雨有一個比她大兩歲的姐姐和小一歲的弟弟。姐姐正在上約兒園,弟弟剛學會走路。
為了丁雨的治療訓練,媽媽辭職在家帶娃,爺爺和奶奶也到他們家來幫忙照顧姐姐和弟弟,爸爸忙著掙錢養家。
確診之後丁雨媽媽一直陪著做治療訓練,可是卻都不怎麼見效。
醫生也告訴丁雨媽媽,自閉症患者的康複訓練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見效緩慢的事情。
丁雨媽媽心裡著急,四處打聽之下了解到a大附院兒童精神科的李教授專治這個病,聲名在外,所以特意不遠萬裡帶著丁雨讓李教授看看。
丁雨進診室後一直跟在媽媽身邊。
李老嘗試引起她的注意和她互動,拿出小玩具讓她慢慢放鬆下來。
全程李老給的指令要重複好幾次,在媽媽的鼓勵下丁雨才會慢慢配合完成,和他人沒有目光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典型的自閉症患者表現。
李老又看了一些丁雨的病歷診斷以及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法,問了丁雨媽媽孩子在家的表現。
個體訓練和家庭參與都是很有成效的,之前醫生給的建議和診斷意見也是正確的。
丁雨的恢複是符合預期的,接下來只要堅持康複訓練,定期檢查,與醫生保持溝通交流就可以了。
得到李老的答複後,丁雨媽媽滿臉愁容並沒有消散,她上前握住李老的手情緒激動,
“李大夫有沒有辦法可以讓小雨回到正常人的樣子。”
確診這麼久,丁雨媽媽還在心存僥幸。她盼望著是自己的認知有問題,之前的診斷都是錯的。
她寧願相信有神醫的存在,也不願意相信她的孩子會是這樣一輩子。
蘇芷衡扶她坐在椅子上,李老嚴肅的告訴她,
“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你要明白自閉症是終身性疾病。
我們能做的是讓孩子自己可以學會慢慢的融入這個社會。甚至是自己照顧自己,這才是我們能幫她做到的。
還有你說什麼正常,你覺得什麼小孩是正常的?”
面對醫生的詢問丁雨媽媽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張了張嘴,喉嚨還是說不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