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之前顧爺爺就早早備下了求娶,訂婚的一應物品。怕給他們壓力,一直等著他們兩點頭開始商量日子。
這蘇,顧兩家都只這麼一個看重的寶貝,自然是重視的不得了。
蘇芷衡主張一切從簡,拒絕奢繁,又以定親不應大操特辦為由省下許多縟節。顧瑜瑾自然是聽她的,只是怕委屈了她。
老人家再在意,終究還是聽他們自己的意見。
當然,他們私下約定好婚事,戴訂婚戒的事兒都沒有和爺爺奶奶說。怕他們急眼,嫌他們小輩子胡鬧。
訂婚那天,小鎮平素過年時節才有的熱鬧。
蘇家早前便已經重新裝修了一番,早早備著了。大紅燈籠高高懸掛,吉祥喜氣處處現。
蘇奶奶早前去裁縫那兒定製了一套紅色旗袍,一身紅色裙裝,用料都是極好極講究的。為孫女訂婚提前預備著。
那天上午十點,顧家的車按時到了鎮門口。沈南晞特意請假回來幫忙操持著,一到時間就去鎮門口迎著他們進來。
小鎮風俗,凡是嫁娶婚配都得去祠堂記名求簽,正禮明典。
雖然蘇家之前是不在這兒的,但是生活這麼多年,根還是落在這兒。一應的風俗禮教該保有的,還是遵循了下來。
接著是在堂屋裡給四位長輩敬茶,沈爺爺一直看著蘇芷衡長大,必然是要見證這一刻的。
改口倒是還不急,但也沒差。他們老早之前已經跟著對方叫起了爺爺奶奶。
接著顧瑜瑾拿出了準備已久的訂婚書。隨著卷軸的展開,顯現出鮮紅錦緞上金黃的“字跡”。
字是顧瑜瑾先前一筆一劃寫過,經過專業的刺繡師傅按著筆鋒走向,拿著金絲線一針一線縫的。
卷軸完全鋪開之後,這份訂婚書的原貌也終於顯現出來。
「喜今日嘉禮初成,良緣遂締。詩詠關雎,雅歌麟趾
蘇顧二姓,白首不離。山海為憑,立此婚約。
少時相識,無故蒼茫。北疆風雪,南國霜華。雁來往返,足十幾載。星迴輪轉,幸得再遇。波濤坎坷,已歸前塵。
請願來日順遂安平,朝朝暮暮相伴,時時歲歲相守。
此證,蘇芷衡,顧瑜瑾 」
落款的日期是某年的六月十四。
隨著內容又各處附著著幾只金蝶遲雁,靈動自然,栩栩如生,美不勝收。
——
一整套流程下來,約摸著也到了吃飯的時間點。
飯桌上少不得噓寒問暖,老輩子們圍繞著兩孩子嘀嘀咕咕苦口婆心。動情處好幾次哽咽。
畢竟是從小帶大的孩子,一晃眼就已經談婚論家,有了自己陪伴一生的有緣人。又不禁感慨歲月如梭,小人大了,老人老了。
沈爺爺平時一個特看的開的人,眼見這時候從小看到大最小的孩子有了歸宿。偏自己家這苦瓜,依舊苦哈哈的在外面,不肯兌現自己的承諾。一時也多說了沈南晞幾句。
眼見的話題越來越偏。他們兩人閑不住,飯後手挽著手溜出了門。只留下沈南晞一人應付著飯桌上四位老人。
時至仲夏,分外焦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