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反客為主套顧南的話,就聽得顧南轉移了話題,“原來你小時候和奶奶一起生活,林欽也是嗎?”
林十裡一時氣悶,不知道顧南怎麼能這麼敏銳,“不是,他跟在爸媽身邊。”
“你什麼時候去的爸媽身邊?”顧南問。
“16歲,奶奶去世,他們接我去外地上學。”林十裡的表情有些抗拒,顯然回到父母身邊生活的那段時間不是很愉快,但還是對顧南有問必答。
相依為命的奶奶去世,離開熟悉的環境,從零開始融入一家三口的生活,對16歲的林十裡來說不管哪一件事都很難。
林母生下林十裡後不久就與林父一起外出務工,在微信視訊通話功能上線,也就是林十裡13歲之前,他每年只能在年節見父母一面。
但父母在外務工的第7年,便生下了林欽。
父母並沒有在物質生活上虧待他,每個月都會定時打錢回家,但奶奶節省,他小時候其實過得不好。
7歲之前,林十裡不知道那是不好,因為身邊的孩子都差不多。7歲之後,他才逐漸明白,自己是被爸媽拋棄在村裡的留守兒童,而弟弟是被爸媽千嬌萬寵的掌上明珠。
哪怕過去了很多年,林十裡都記得第一次見到林欽時的樣子。
他坐在灰撲撲的燒火凳上,林欽坐在爸爸的肩頭;他穿著奶奶特價買的花棉襖,林欽穿著雪白的羽絨服;他踩著去年的舊棉拖,而林欽踩著會發光的加絨球鞋。
林十裡從沒見過那麼好看的鞋子,他甚至不知道原來鞋子還能發光。
他仰望著林欽,林欽低頭看著他,那雙烏黑的眼睛清澈又懵懂,卻映照出了他稚嫩的嫉妒與怨懟。
這樣的對比在之後的十幾年內很常見,在外地上高中的那兩年尤甚。
直到他高考結束的那個暑假,父母意外去世,給他留下一個11歲的拖油瓶,他才慢慢意識到,林欽是他在世唯一的親人了。
“我那時候不懂事,不知道問題根本不在他身上。”林十裡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盡量輕松道:“現在知道了,我很感謝他沒有放棄我。”
他車禍昏迷五年,林欽還能費盡心思花大價錢替他買名額,林十裡想,年少時那些怨啊恨啊,都能過去了。
“林欽年紀輕輕的,怎麼有那麼多錢給你治病?”顧南好奇問。
“爸媽買了一套房子寫在他名下,買名額的錢是他賣了房子套的。爸媽去世後留下一筆賠償金,我和他讀書生活,我車禍後的治療養護都是用的賠償金。”
顧南輕嘆一聲,“你們都是很好的人。”
林十裡:“嗯。”
顧南張開手。
林十裡癟了下唇,瞬間紅了眼眶,撲到顧南懷裡抱住了她的腰。
他長大了,知道林欽是個很好的孩子。
可林欽對他的好,彌補不了父母對他的虧欠。
被扔在農村十多年的怨恨沒有消失,父母對他的差別對待難以放下,只是他不願再拿不屬於自己的過錯懲罰自己了。
顧南輕輕拍著林十裡的脊背,給他無聲的安慰。
直到林十裡情緒穩定了,顧南才問:“林驚蟄也是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