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泉路,寬約丈許,由泥磚石板砌成,懸在沸騰的黃湯地獄之上。
即便是走在黃泉路上,也能感受到黃湯極高的溫度。但恰恰相反,這並不是高溫而是極寒。但極寒與極熱之間互相轉化,因此常使人的感覺出現錯誤。
方平跟著濟癲走在黃泉路上,前後都彌散著黃煙,出了十步外便什麼也看不見了。
黃泉路漫漫,要走出去也需要一段時間。
由於無聊,方平又向他打聽黃泉的事。
所謂上窮碧落下黃泉,黃泉作為陰間最出名的地方,其實卻只是九泉之一。
“九泉雖名為泉,其實卻是源自深不見底的極淵的九道陰池。”
所謂天有極高,三十六重,地有極深,七十二道。
黃泉路下的極淵便是陰間的最深處,據說生活著陰間世界最為可怕的怪物,便是神佛都不敢輕易涉身其中。
極淵之中陰氣凝練成流,形成了一條冥河,在四周灌注出九大泉眼,包括著名的忘川也是源自九大泉眼。
“九泉之下的極淵曾是三界的流放之地之一,可自陰間大變以後,就有一群妖魔鬼怪來到九泉之間落腳,漸漸形成了如今的九大鬼域,其中尤以黃泉域的鬼王最強,統率著整個黃泉鬼國,號稱黃泉九獄大帝。”
濟癲說著,他身為上界之人,對陰間的情況卻很是瞭解。如今的黃泉鬼國已經是陰間的第二大勢力了。
這一路來的資訊,已經重新整理了方平的認知。
原來,陰間不只有陰曹地府,還有數不清的大小勢力,這根本就是一個絲毫不亞於人間、天上的完整世界,擁有著一套完整的大道體系。
要進入黃泉鬼國最快的方式就是直接從黃泉路上跳下去,但運氣不好的話,就可能落到黃湯之中,直接被煮成爛骨,就連魂魄都要被蒸發。否則就只能沿著忘川一直向上走,才能來到起點九泉域。
說著說著,黃泉路上突然颳起了一陣陰風,起初還不大,可漸漸地卻是越刮越兇猛了。
濟癲叫了一聲“不好”,原來陰間世界天氣多變,若是被陰風裹挾,就可能將魂魄吹入黃湯甚至極淵之中,那就萬劫不復了。
他趕緊拉起方平,施展開令咒,便縮地成寸,迅速地走出了黃泉路。
濟癲看著裂開了一道的蒲扇,愁眉苦臉道:“只剩下兩次施法機會了,真是背時!”
他剛剛是藉助如意蒲扇施展的令咒,因此也廢去了一次使用機會。
出了黃泉路,就見到一塊巨大而平整的方形墨色石臺。說是石臺,更像是一座桌山,拔地而起足有百丈高,在黃泉路上時看的漆黑的崖壁上有許多小黑點,此時湊近了,方平才看清,這些小黑點,原來都是一個個陰魂。
這些白衫子和灰影,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在爭先恐後地往臺上爬去,底下則站著一些負責押送的鬼吏陰差。
在山頂平臺上,有一團氤氳,這些陰魂爬上去就能望見自己生前的場景,看見自己的後人,因此也被稱作望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