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畫,著實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樣……”季天咂咂舌道。
起初一聽《天道圖》這個名字,如此霸氣宏偉,他還以為是什麼晦澀難懂的畫,畢竟其中包含天道,豈是一般人能夠看懂的?
但看完這副畫後,季天之前的想法已經被現實完全推翻了。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天道之圖,竟是一副描述繁世華景之圖。
可這其中,又包含著什麼意思?
又為何能將這副畫稱之為“天道”?
起初,季天百思不得其解,因為他怎麼想都無法將眼前這副畫和天道畫上等號。這就好像,在你眼中一個橘子擺在桌上,可實際上他卻是一個蘋果,你壓根就無法將二者聯絡到一起。
就這樣,時間轉瞬即逝。五十載如過眼雲煙,匆匆離去,這基本上相當於藍白星大部分人的一輩子。即使是長安大陸的普通修士,也已然過去了大半輩子。可這,僅僅是季天參悟天道圖的一小段時間。
人和人的差距啊,確實令人感慨萬分。
在進入空彌戒的第五十四年,季天終於是從天道圖中參悟出了一些門道。
天道乃天之道路,天之道理,天之道德。
一一對應,人要行走在天道上,要知曉天道,要行出天道。
三者合一,才能稱為天道。即是天之意志。
看那《天道圖》上的人們,不正是如此?
人們行的端,坐的正,走在天之道路上。人們真誠無偽善,以赤子之心待人如己,日月可鑑。知曉天之道理。而那愛情,友情在那《天道圖》上,也顯現出了他們最初原有的模樣,人們也並無說三道四,而是獻出了最真摯的祝福。此不為遵守天之道德?
此刻,季天在丹田之處的天道本源已經完全凝成實質,那是一尊神衹之形,被分成了三部分,最左邊是一對金黃色的翅膀,此時已經完全亮起。
中間部分則是神之身,此時黯淡無光,灰色一片。
最右處也是一對翅膀,沒有任何顏色,和神之身一樣,灰茫一片。
這兩個部分,倒是和左邊金黃翅膀做出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顯而易見,季天僅僅是領悟了天道三分之一的部分,還有三分之二尚未啟用,天道本源還沒有完全亮起,也就是說,在剩下的二百四十六年間必須參悟出另外兩個至關重要的部分,否則季天創至高大道無望,也就白白浪費了這三百年。
季天也無任何喜色,任務還未結束,每一分鐘都是壓力。
五十年間,他已然將天道圖的每一部分熟記於心,以至於他現在即使雙目緊閉,都能想象出天道圖的樣子。
季天閉眼沉思,外界已是過去了一天。
同時這也意味著,他在這空間內足足待了一百年。
當然,這些季天都是不知道的,此時他的心裡只有天道圖,哪還有其他心思去捉摸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