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星辭幹脆利落地收尾,為楚獻忠的命運敲響喪鐘。他掃一眼沙盤,耳畔隱掠千軍萬馬的奔騰,激昂如雷。
他略一抱拳,退回楚翊身側,長身玉立。那尖刀般銳利的膽魄和美貌,直刺人心,以至於半晌無人言語。
他表面淡然,心裡“啦啦啦”地活蹦亂跳,為自己喝彩。甭管是否被採納,引得一眾將領沉思,便是一種成功。
楚翊側目端詳老婆,眼中閃過震撼和贊嘆。他環顧一週,擲地有聲:“本王認為,此計可行。”
他看向沉默的楊老將軍,“比起當面鑼對面鼓地交鋒,這樣半路伏擊,能最大限度減少傷亡。此役是平叛,不是略地,目的是讓楚獻忠徹底臣服,再無還手之力。朝廷無意,也沒有精力,去扶持一個新王。喀留民俗與中原不同,民眾只認他這一支血脈。攻城拔寨要一點點吞,穩紮穩打,而平叛可用奇兵。”
楊老將軍緩緩點頭:“一切的前提是,那些佯裝攻城的精銳,能神不知鬼不覺翻越雪山,成功誘敵。”
葉星辭一昂頭,眸中的自信熾烈如火:“拼盡全力,一定能行,我也會加入敢死之列!”
這一年半的坎坷,如一塊磨刀石,將他打磨得銳氣逼人。先前,只是收在鞘中。
楚翊大驚,立即將這柄剛出鞘的利劍壓回去,低聲斥責:“胡鬧!”
葉星辭不好公然反駁,不忿地皺皺鼻子,黯然退居男人身後。羅雨側目挑眉,朝他比大拇指,認可他的勇氣。
“諸位各抒己見。”楚翊壓下驟生的焦躁,故作鎮定,“爭取今日敲定戰術,而後開始部署,這對各部兵馬的配合是個艱巨的考驗。已入深秋,時不我待。”
作為統帥的楊老將軍沉思許久,首肯了葉星辭的策略。
眾將共同研討至深夜,將作戰計劃逐一拆解細化,加以完善。
結束軍議前,楚翊詢問眾人,是否還有疑慮。
這時,他那叫人心神不寧的傳令兵又站了出來,神態倔強。
一開口,就能把人氣個跟頭:“外出探查時,我違抗軍令,硬闖敵營救人。昨夜我請罰,王爺說今日再議。敢問王爺是否想好,怎麼懲治我?”
我想在床上治死你,楚翊一瞬不瞬地盯著少年。在惹人生氣上,小五天賦異稟。
“你有斬將之功,功過相抵。”楚翊臉色陰沉。
“相抵,那就等於沒功勞了。”小五不卑不亢,“卑職想要功勞,請王爺責罰。”
眾人不動聲色,想看看年輕的攝政王是否會偏袒親信。
楚翊為難得想以頭撞桌,想不通這小子為何刁難自己:“念在你獻策有功,就禁閉三日,期間正常吃飯。”
“再加二十軍棍吧。”少年目光毅然,輕飄飄地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