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眼中,人是無法穿過牆壁的,是因為牆是實體,它不像水亦或者其餘的液體一樣可以穿過,對嗎?”普朗克說。
臨城點了點頭。
“但如果我告訴你,牆,其實有很大的空隙,你相信嗎?”普朗克笑道。
“您能直接解釋嗎?”臨城無奈的說,“我知道我如果說不相信一定會被您打臉的。”
普朗克笑了笑,“還記得我們上次看過的電影吧,你提出過皮姆粒子這個概念,將原子間的間距縮小,使得人體變小對吧?”
頓了頓,他繼續道,“從那時,愛因斯坦就已經告訴過你,原子間是存在間距的,電子圍繞在原子核邊運動。
用宏觀世界來比喻的話,原子就像是運動起來的電風扇,這也是人無法穿牆的原因。”
臨城想象著電風扇的模樣,點了點頭,普朗克的例子很淺顯易懂,電風扇轉起來的時候確實沒辦法將手伸進去。
普朗克繼續道。
“高速旋轉的風扇並非穿不過去,只要在某一時刻把握時機,掌握好風扇旋轉的間隙就有穿過去的可能。
雖然有些不一樣,其中涉及一些更深的知識,但你可以將此理解為宏觀世界的量子隧穿。
微觀世界同樣存在量子隧穿,細胞的呼吸、光合作用等都與隧穿效應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沒有隧穿效應的存在,那麼生命可能會不復存在,世界也會面目全非。
理論上,人類也是由基本粒子構成,所以人類也有著量子隧穿的可能性。
但機率微乎其微。
假設我們有一堵厚度為20CM的牆,然後將其帶入公式進行計算得出單個粒子的隧穿機率,然後再透過相乘得出整個人體的隧穿機率。
機率小於理論最小數值,也就是10的100次方。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
通俗一點來講,我們的宇宙已經存在了大約140億年左右,如果從宇宙一開始就有一個人一直在撞牆,每秒鐘撞上一次,那麼時至今日,從機率上來講,他仍然穿不過去。
時間大概還要再延長兩倍多。”
頓了頓,他笑道,“但....如果將人類分解呢?分解成無數的基本粒子,再穿過後又進行重組,是否可以增大量子隧穿的機率?”
臨城似乎也是想到了什麼,他興奮的喊道,“以太粒子就可以!”
“有趣的想法。”達芬奇讚賞道,“以太粒子分解成的基本粒子就連時空都能穿過,穿過一堵牆簡直再簡單不過了。”
“前些天我看過了一個名字《哈利波特》的系列電影,裡面有一個火車站臺,人一穿過去就會進入到一個全新的地界中,那給我帶來了靈感,讓我想到了量子隧穿。”
普朗克道,他戴上了那戰衣的最後一個面具,那是一個像是死神假面一樣的骷髏面具,想來是想要藉此給敵人一種威懾力。
“以太粒子分解人體的原理你們應該都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