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或者說,意識的定義究竟是什麼?
這些都是我們要搞清楚的問題。
而且,機會可能只有一次,如果冒然轉化,甚至就連這個大腦的存在都無法保證也說不定。
至少,要等我們都學了裡面的知識,再徵求他們的意見才行。”愛因斯坦說。
科學家們點了點頭。
臨城轉過頭,看向人群身後一位長相粗獷的年輕人。
“達爾文先生,這就是您今後的老師了。”
達爾文回過神來,點了點頭。
“在我那個時代,科學家們費盡了心思想要證明神的存在,沒想到,竟然在這個時代被真的證實了。”
他看向臨城,“穿梭時空,分解與重組物質,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什麼能被稱之為神的話,應該....就是你手中的原始以太粒子了吧。”
達爾文看了看四周,感慨道,“真是個美妙的時代啊。”
在西方,最早的科學家其實都是神職人員,就連“科學家”這個單詞都是他們起的,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用科學的手段,去研究神的存在。
很多科學家其實都是神學家,牛頓就是一個相當虔誠的基督徒。
所以在某一段時期,科學誕生之後,人們從未懷疑過神的存在,一直到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動搖了這種認知。
西歐科學起源神學幾乎是必然,因為那時候只有貴族和神職人員識字,一群從識字開始就讀經書的人肯定相信神。
“您在這個世界,會見到更加美妙的東西。”愛因斯坦笑道。
達爾文點了點頭,“帶我上去吧,我想跟他好好聊一聊。還有就是,我對於你所說的可以開啟人類進化之路的融合技術很感興趣。
不過,你知道的,我暈血,一些生物的解刨工作....”
“當然,這一點我們很清楚。”臨城笑道,“達芬奇先生會與您一起研究融合技術。”
達爾文出生在一個醫學世家,他的父親很期盼他能子承父業也成為醫生。
但是,他對醫學並不感興趣,每日裡不是到處閒逛,就是到處打獵遊玩,讓他的父親非常不滿意。
再加上達爾文有暈血的毛病,達爾文的父親不得不妥協,讓他退學,進入劍橋神學院,希望他能成為一名能自力更生的牧師。
當時研究生物學的主要人群正是牧師。遺傳學之父孟德爾,也是一位牧師。
當時,研究生物學的主要學說是自然神學,神學家們相信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理解造物者的仁慈,凸顯造物者的偉大。
所以,很多牧師都是生物學家,不過當時人們稱他們為博文學家。
而達芬奇就截然相反了,他這輩子幹過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解刨了,他解刨的各種動物的屍體,甚至比他畫過的畫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