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不是趕集的日,東面的集市遠不如趕集之日來的熱鬧。雖是如此,但文秀要買的東西不在東面,兩人在集市上各割了一斤肉便匆匆朝著北面而去。
宋曉月是得了婆婆囑咐,買一斤肥肉回去給大夥兒開開葷兒,打打牙祭。而文秀則選擇了買瘦肉,倒不是因為便宜四文錢一斤,而是她覺得肥肉膩得慌,她不喜歡吃。孩們也還,多吃瘦肉才能補充身體所需的蛋白質。
北面的街道一如東面集市那般,所以不趕集之日開門要晚一些。門面常年做生意,不管趕集不趕集,老闆都會迎客。當文秀和宋曉月走進一家名叫“樣樣都有”的雜貨鋪時,老闆才剛拆下門板,打著哈欠擦拭東西。
雜貨鋪的面積還挺大,鋪內陳列著雜七雜八的東西,放眼望去倒是應有盡有,與招牌“樣樣都有”相得益彰。文秀簡單的掃了一眼鋪內的東西,心中暗暗有了數,她要買的東西,應該這裡都能買齊。
“兩位嫂是要買點什麼?”
老闆瞧見客人進門,放下手裡的抹布,用力的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朝著文秀二人走來。話音一落,又連連打了倆哈欠。
文秀聞言,嘴裡像是倒豆一般,將自己所需的東西念出來:“瀝帕、水桶、筲箕、扁擔、瓦缸、瓦盆、一副碗筷、菜盆”
老闆是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似乎對鋪內的東西並不熟悉,因為他在聽完文秀要的東西後,神色一愣,隨後便讓她自己在鋪內找一找,回頭給她點折扣。
熟悉自己店鋪的老闆,那是不會這麼做的!
宋曉月原本想抱怨年輕老闆兩句,卻見文秀向她搖了搖頭。自己動一動手就能便宜一些,她們也不趕時間,何樂而不為呢?
年輕老闆見文秀二人自己去尋東西去了,又打了個哈欠,折身拿起抹布,懶懶散散的挨著櫃擦起來。但是,精神很不集中。他的樣倒不像昨晚沒睡好,反而像一晚上沒睡似的。
“哎喲,你個敗家”一道年邁的聲音傳來,未完的話語伴隨著無奈和嘆息,一個愁眉苦臉的花甲老人從簾後走出,徑直朝著文秀走去,張口滿是歉意的話,“抱歉抱歉,老朽這孫兒不懂事,請你們別見怪。你們要些什麼,老朽給你們取”
文秀一愣,但瞬間就恍然大悟,這頭發花白的老頭兒才是雜貨鋪的老闆。而那年輕人
年輕人被責備,瞬間一副不耐煩的模樣,“啪”的扔了手中的抹布,氣沖沖的朝著後院去了。
老頭兒像是已經司空見慣,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挨著挨著的去給文秀取東西。臨到結算之時,宋曉月起年輕人承諾的打折,老頭兒才起自己的不孝孫來。
文秀聽完老頭兒的故事,心中也有兩分憐憫同情他。她也不是斤斤計較之人,買東西之前也沒想過要摳個一文兩文,便直接讓老頭兒清點了數目算賬。沒想到,這些零零碎碎的東西加起來,竟花了她差不多一兩銀。
不買東西不花錢就不知道,雖然是些零碎的東西,七七八八不值錢的加在一塊兒,那也是一筆鉅款。
幸虧得了那五兩銀,要不然,今日這些東西,她就只能看看。不,準確點,她是看也不會看。
老頭兒一開門就得了文秀這個大主顧,心裡樂呵的不行,不孝孫犯的那些事兒他也不理會了,心情好得很。於是乎,問了文秀要不要破了口的瓦缸,當成附贈品送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