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田買地的事已經辦妥,只等秋收後將田地收回來找人佃租,或者與佃租的人繼續簽合約。從明年秋天起,她家也不用再去鋪買糧了。
這種不愁吃穿的感覺,真爽!
文秀將地契藏在了自己睡覺的炕下面,睡在地契上,很有安全感,全身心都得到放鬆,一夜好夢。
田地的事兒是告一段落了,可十三香加工的事才剛剛起步。如意樓那邊,接連兩次都增加了訂貨量,只怕這次交貨之後,訂單量會翻幾番。量當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在此之前,她要先“招兵買馬”,把準備工作做好。
為了防止訂單量讓自己手足無措,文秀吃過早飯便去村裡轉悠去了。
西塘村裡的村民,追尋到上幾代,基本上都是外來戶。但是,經過幾輩人的延續,村裡也有一百來戶人家。窮是窮了些,但也算一個大村了。
村大,人必然就多,可選擇的範圍便廣。
文秀原身的名聲在村裡很臭,但是,實際上真正瞭解她的人跟她真正認識瞭解的人一樣,都少的可憐。
這麼大個村,她其實很多人也不認識!
十三香作為調味料是入口的東西,首要條件便是幹淨衛生。為了保質保量,在選擇人的事情上,就必須嚴格把關。
“文秀,你這是去哪兒呢?”
文秀正想的入神,忽然聽見有人喊她名字,她恍然回過神來,入眼的竟然是那日給她騰地兒洗衣服的那位大嫂。
呵,還真是巧了!
“我正尋思去哪兒找你呢!”
文秀笑著賣了一個乖,明明是找很多人,但卻故意把話的好聽了些。結果也顯而易見,婦人聽的哈哈大笑。
婦人那日歡喜過頭,回家之後才想起自己沒告訴文秀自己姓什麼,家又住哪裡,一直還擔心文秀找不到自己呢。這兩日她家裡活兒多,也沒時間去找文秀,誰知今日竟然半路上遇到了。
真是太巧了!
“都怪我,都怪我,我那天沒給你講清楚。”婦人一臉歉意,一個勁兒的自責,臉上黝黑的面板泛著光,“咱一人住村西,一人住村東北,常年也沒怎麼見過面,不認識很正常。我姓謝,人稱謝大嫂,是村裡徐梁的媳婦兒。我有兩個閨女一個兒,分別十三歲,十一歲和六歲,兩個閨女都能幫著幹活兒了。還有,我公婆也在呢,跟我家住,我婆婆雖然年紀大了,但也能幫忙。”
謝大嫂快人快語,噼裡啪啦幾句話,便將家底兒交了個底朝天。
文秀聞言,心裡很滿意,面上也帶著幾分笑意,同謝氏親近了一些。比起笑裡藏刀的王氏和潑皮無賴的周氏,這謝大嫂的為人要好太多。
她就喜歡這種敞快人!
“文秀,你找我,是不是又有新的粉要磨啊?”謝氏後知後覺,突然驚喜起來,一雙眼睛望著文秀發光。
文秀點了點頭,隨後又搖了搖頭,“的確是有新的粉要磨,但是呢,還要幾天。”離交貨的日還有幾天,分配新的磨粉任務,那也是在幾天後的事。
謝氏聽不明白了,既然還要幾天才磨粉,那找自己幹啥?
文秀見謝氏想不明白了,趕緊出聲解釋:“謝嫂,我找你呢,有兩件事。第一,跟你確認你到底是不是要磨粉,家又住哪兒。第二,我想請你幫我介紹幾戶人家磨粉,要勤勞能幹、踏實忠厚的那種。”
“有有有,咱村裡不缺這樣的人呢!”謝氏連連點頭,滿臉喜色。
文秀聞言,滿頭黑線,不缺忠厚的人?那原身一個勁兒被人罵,被人詬病?謝氏這話,的她有些不信。但是,不管信不信,既然有人選,總比自己喜愛貓碰死耗那樣去瞎撞不是?
謝氏是個熱情的主,跟文秀扯了一些閑話後,便帶著文秀去她家串門。她把文秀領進自家寬敞的院,帶文秀看了看她特意打掃幹淨用來磨粉的房間,又介紹了自己的兩個女兒和婆婆,這才帶著文秀去找磨粉的人。
文秀對謝氏是越來越滿意,放眼看之前磨粉的人,包括張氏家和李氏家,也沒誰為了磨粉而專門收拾一間屋的。
謝氏對“幹淨、衛生”的覺悟很高,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