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靖坐馬車來找文秀商量的事,其實是可以緩一緩的。但是,今兒個雨一停下,他便吩咐車夫送他來西塘村。
連下了七八日的雨,山路濕滑難走,又正是洪水最兇之際,西塘村靠山又臨河,地理位置甚是危險。是以,陸震東不敢讓他一個人來,便丟下手裡的活兒陪他一道來了。
陸震東其實也想聽聽陸靖到底是因著什麼事這麼急不可耐,非要今天走這麼一趟。但是,聽完陸靖的話,他頻頻側目,眼中有幾分驚詫之色。
陸靖對他的驚異之色視若無睹,沒有半分異樣,連話的語氣和語速都一樣。
“少東家,你特意跑一趟就是為了加大訂單量?”
陸靖微笑著點頭!
對,陸靖專門跑這一趟,就是為了告訴文秀又要繼續加大訂單量。文秀和陸震東兩人耳朵沒問題,兩人都沒聽錯。
文秀嘴唇微不可見的扯了扯嘴角,還真是難為他跑這麼一趟。明兒個,王燕青不是要送貨嗎,把訊息告訴他不就行了?
這裡的泥地比上輩她住的農村的泥地還要讓人頭大,只要一下雨,路上便是淤泥,又濕又滑,異常難走。而陸靖竟然為了一件芝麻大的事跑了這麼一趟,她還能什麼
加大訂單量已經是事了,一句話的事而已,既然陸靖來了,文秀則想到了別的事同他商量。她的事,可比“加大訂單量”要大多了。
天已經晴了,開工在即,作坊很快便能竣工。作坊一建好,便能投入使用。在投入使用之前,她需要在村裡招長期的工人。按著現在的訂單量來估計,她至少得先招二三十個人。然後,隨著訂單量的增加,再慢慢繼續招工。
文秀招工的範圍廣,並不僅僅是磨粉的工人。她還需要兩個會做飯的廚師,負責工人們中午的夥食。然後打掃衛生的,每日保證作坊的衛生。
這些都是文秀的想法,而她想與陸靖商量的是,這人要如何招?
“我過,這些事,你自己拿主意就好,不用跟我或者震東商量。”陸靖聽完她的想法,點頭同意,但並不插手她招人的事,“你是這個村的人,按理,先要帶著村裡的人致富。但是,如果村裡的人不行,那就得去別的村想辦法。”
“不,村裡的勞動力綽綽有餘。”
突然而來的洪水淹沒了良田,莊稼被毀,大部分的村民家裡都等著要吃飯。如果文秀這邊招工,她怕自己家裡的門檻都會被踩爛。到時候,沒進作坊工作的人因為眼前的饑餓勢必會對被招進作坊的生出羨慕嫉妒之心,生出點邪念也不是沒可能。
文秀不怕找事的人,但怕背地裡玩把戲的人。
所以,她便想,招人的事,興許,讓如意樓的人出面最好。
陸靖和陸震東在村民們心中屬於“大人物”,如果讓他們打著如意樓的幌招工,無論如何,總會給人造成一種無形的震懾力。
“好,這個自然沒問題。”
陸靖話算話,在答應文秀的第二天,便親自上門找了裡正劉大河,然後讓他幫忙通知全村的人,他要來西塘村招工。
劉大河家的良田最靠近河邊,沒有洪澇災害的時候,每一年都能是豐收年。但是,今年被水淹了,同河水連成了一片,只怕是顆粒無收。
他比村民們更焦急和煎熬,除了自家的那份地沒收成外,還要擔心村裡的人。一天一夜,心急火燎,彷彿一下老了幾歲似的。
劉一德是長,年輕力勝,他倒不是特別擔心今年如何過活。家裡的糧食還有一些,省吃儉用到明年也是夠的。如果不夠,他也能去鎮上幫工,掙一些錢,也能幫著爹養活一家人。
所以,陸靖和陸震東敲開劉大河院門的時候,劉一德臉上並無什麼悲慼之色。
劉一德見兩人穿著不凡,又聽二人來意是來找自家老爹的,朝著屋裡喊了一聲後,便請了兩人進堂屋。隨後又招呼了一聲弟弟,給二位客人倒了兩杯水來。
劉大河正發愁,並沒仔細去打量二人,但聽如意樓要在村裡招工人,瞬間就來了精神,情緒激動,有些不可置信地道:“真的?”
“自然是真的!”
這話,是陸震東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