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常見的上課鈴聲,蘇白看向那教室門口,此刻外面又傳來了腳步聲,一下又一下,無比的沉穩。
終於,那人出現在了教室門口。
是蘇白的,二叔。
他跟之前一樣,然後走到講臺上,彷彿只是個機器一般。
他看了看教室裡面,然後轉過身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著,這次沒有再畫蘋果,他畫了一個圈,又畫了一個圈。
然後又畫了一個圈。
三個圈相連卻並不重合,只有中間那一小塊是被完全重合的。
有點像三原色那種概念。
“第一題,班上有多少個同學。”
蘇白眉頭一動,這是什麼問題?是時間?還是空間?或者概念題?
答案絕對不會是十個,難道是一個?
也不會這麼簡單。
蘇白從不懷疑他二叔的邏輯能力,絕對不會出算術題這麼簡單的弱智問題。
對方是哲學愛好者,就好比鄙視圈裡面的數學題一樣。
如果問一個數學家一隻羊有多少條腿,那麼數學家一定會從立體出發,前面兩條,左面兩條,後面兩條,左面兩條,每一條腿數了兩遍,所以總共八條除以二,最後才會得出四條。
沒錯,這就是所謂的,鄙視圈裡面的數學邏輯。
但這樣的邏輯其實也並沒有什麼錯。
蘇白想了想,他看了看教室,又看向講臺上的老師,“教室裡面,一個同學也沒有。”
“回答,正確。”
果然如此。
如果第一次課堂的問題是詢問時間跟空間,那麼第二個課堂就是考驗反邏輯思維。
這很符合他二叔的思維邏輯。
“第二個問題,在這裡,我是誰。”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