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劉杏花這裡情況危急,劉家眾人卻是一點都不擔心的,除了劉存孝這個當大哥的私下裡唸叨過二弟劉存順,其他人都有意或無意的迴避這個問題。
二房做事不地道,也不把他們當一家人,他們也懶得去理會,再說了城門關閉了大半年,誰知道裡面是個什麼情況。
現在流民進了城,城裡那麼亂,有點腦子的都知道往城外跑,他們要是去找二房,那出了事怎麼辦?誰家還不是一家老小,爹孃沒說,他們就當沒這回事。
城破的第三天傍晚,劉家二房回來了,一個個灰頭土臉的,髒的不行,跟流民沒什麼差別。
“娘,您就給我們一點吃的吧!永寶都快要餓死了。”第二天一大早,劉家二房都來劉家大院了,來的這樣早,看樣子是來趕早飯的。
“你們不是掙了錢了嗎?還用得著來啃我和你爹這兩把老骨頭。”
既便是劉存順和牛小魚兩人多麼深切的懇求,李春華都不為所動,早在這個兒子一意孤行要分家的時候,她就當沒這個兒子了,反正兒子孫子多,怎樣都不缺。
“娘,爹,兒子是掙了點錢,可是城裡花銷大,天也不見好,生意不好做,掙得那點子錢,勉強夠一家子的生活。這流民進了城,好不容易攢了點家當,還都給搶了去。”劉存順辯解,再怎樣,爹孃總不會看著兒子孫子餓死吧!
“永書他二伯,話可不是你說啥就是啥。當初是你們硬鬧著要分家,結果沒兩天你們就到城裡開店了,這明顯是找到財路了,怕咱們這些兄弟家的拖累。既然當初掙了銀錢沒兄弟家的事,現在這樣又算什麼呢?現在家家戶戶都不好過,糧食都是有數的,要是沒分家還好說,現在都是兩家人了,糧食借出去了,我們還活不活啊!”
何小妹看著二房眾人心裡充滿了快意,尤其是在牛小魚這個妯娌面前。
她倆都不是婆婆李春華看中的,孃家又不富裕,因此婆婆很多時候都看她倆不順眼,尤其是她,家裡的累活都是她倆做。
但是自她給劉家生了兩子兩女之後,婆婆對她倒比對生了一連串賠錢貨的牛小魚好多了,所以她在牛小魚面前一向是佔高頭的。
可是自二房分出去後,情況就變了,輪到牛小魚壓她一頭了,她是怎麼想怎麼不順心,現在好了,就二房現在這鬥敗公雞的樣子,她要是不出了這口惡氣,她就不是何小妹。
有何小妹這種想法的,還有劉家的幾個妯娌,妯娌之間都是彼此攀比的。
比在劉家誰生的兒子多,比誰更得婆婆和相公的疼愛,比誰的兒子更有出息,明明牛小魚什麼都不如她們,結果分家出去後,壓了她們一頭不說,還把她們奚落了一番。
吃香喝辣的時候沒想過他們不說,日子過不下去了,就想到他們了,沒這道理呀,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古的道理了。
“四弟妹,話不是這麼說的,都是小本生意,能掙的了多少?要是真能掙大錢,早就帶著你們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