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子分也算不錯了,劉芳也不是有多想要,她自個兒出嫁的時候也有東西,那是她自個兒的,可不是一大家子的,夠她花用一輩子了。
到底是她娘,和她一樣聰明,懂得為自己多打算一點,老兩口還有那麼多私房,她這些哥嫂就是看在錢的份上,也得繼續捧著老兩口,討他們的歡心,畢竟繼承遺産可比自己掙錢來錢來的快多了。
二老這分家後的日子可能還要比沒分家好過不少,要從二老手裡哄東西,那不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
“東西都拿到手上了,我和你娘現在身子都還康健,也用不著老大家伺候,就還是先和老大家分開過,只是老大家平常跟在我們身前伺候就行了,我和你娘分的這些家業,以後都留給老大家。我們生老病死也不用你們出錢,只是一家子每年孝敬我和你娘三百斤稻穀和兩套衣裳就夠了,逢年過節就看你們自個兒的孝心了。雖然是分家了,但是都是骨肉至親,也不能生分了。”劉光遠兒子孫子多,但是還是最看重長房長孫。
除了大房,其他幾房都有點不滿,他們也想跟著二老過,可劉光遠已經決定了,輪不到他們發言,便宜大房了。
大房的人都很高興,二老東西可不少,劉存孝和趙翠芬兩口子也是很孝順的,此次分家他們也算是佔便宜了。
分家了,還有好些事忙呢,地裡的稻子正在灌漿,暫時不用花太多力氣,只需要盯著田裡的水就行了,因此現在需要先把家業給安好,一時忙的不可開交。
李春華和劉光遠不想在家裡看人忙,心裡多少有點不好受,便跟劉芳回了家,打算逗弄一下外孫,現在是一天不看到二狗子,他們就心急的不行。
劉芳早就把堂屋右邊的那一間房收拾出來給二老住了,她可希望爹孃跟自己住了,雖然不能一直住,但是一個月能住幾天也不錯。
許是憋得太久,幾房人一天的時間就把家業歸置的七七八八,甚至是都不願意住在一起了,趕早的去村長家買了宅基地,要修房子了。
大房是跟著爹孃住的,不會搬出去,三房四房五房都有一大家子人,早就不想同妯娌兄弟擠在一塊了,當家做主的願望十分迫切。
都多使了幾個錢,多找了些人,□□天的時間,就把各自的新屋蓋出來了。房子的樣式是仿劉芳家的,沒有老屋大,但是夠一家子住了。
分家分的房子也沒閑著,賣給大房了,得了幾個錢,全用來添置東西了,劉芳冷眼看他們忙碌了大半個月,還不錯,紅紅火火的。
她也不是見不得兄弟子侄好的人,只是她被自家哥嫂們鬧騰分家的方式給膈應到了,也是因為他們傷了爹孃的心,人都是有親疏遠近的,爹孃在她心中的地位,可能比二狗子還高。
劉家分家的事情剛告一段落,就到了雙搶的時候了。這個時候村裡人忙的不行,安心坐下來吃頓飯的工夫都沒有,今年就更甚了。
也不知這些天是怎麼的,天一直不好,連著好幾天都是雨天,好在中間晴了幾天,村裡的稻子多少收了些回來,只是有好些都生了黴,好些人都看著發了黴的稻子直抹淚。
流水村的人家收入的主要來源就是稻子了,稻子一年種兩茬,能收不少,可是鮮少有人家一個月能吃上幾次幹的,好點的人家能多喝幾次稠粥就不錯了,要是差一點的人家,就幹脆把稻子賣了,一年到頭就啃點粗糧,混個肚飽。
不這樣又能怎麼辦,稻子産量是不錯,賣價也算高,可是這田稅、人頭稅、人情送往、娶妻嫁女的錢都得從稻子裡出,更別說家裡要是有生病的人,那可不得了,沒準一大家子都得搭裡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