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嚴澤和黎昊兩人一大早便抵達了《幻劍天恩》方面的辦公大樓。
這款熱門網遊的運營方式是國內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本體交由專門的獨立遊戲工作室進行製作, 待開發完畢之後,再交由專門的網遊運營商運營。
與由運營商自主研發的網遊相比, 這種製作模式産出的遊戲單就質量而言會更勝一籌。
但同樣的, 在分割模式之下, 遊戲的更新以及版本升級會比較費時費力——畢竟工作室與運營商之間需要協調。
不過這次《幻劍天恩》的代言選拔是運營商自己的主意, 屬於外宣部分,和開發遊戲的工作室基本沒什麼關系。
《幻劍天恩》的運營商名為領域科技, 黎昊在看上《幻劍天恩》的代言權時就把這家公司調查得清清楚楚了:領域科技是國內著名企業領域實業名下的分公司, 除卻網遊運營, 領域實業還開展了諸多業務。
甚至連影視圈,領域都有涉獵。
目前在國內頗有人氣的影片網站“領域影片”, 就是領域實業的佈局之一。
進了大門, 黎昊低聲同嚴澤絮叨起來:
“領域底下的業務開的多, 所以經常會從其他部門抽調人手幫忙。我之前問過了,這次試鏡, ‘領域影片’自家的頭號導演黃赫也回來。如果我們能在黃赫面前博個眼緣,說不定能拿下領域的自制劇的主演——這黃導是有選角權。當然,如果能博得黃導的另眼相待,那就更好了。”
嚴澤頷首:“明白了。”
這幾年國內影視業的構成變動很大,以前都是實行的製片制度,有專門的製片人進行集資、徵聘導演、僱傭攝像組與後期組,演員大多由導演和製片人敲定。
然而現在, 演而優則導, 導而優則投資, 不少大牌演員都自己開展了工作室業務,進行視劇投資與製作。
這些視劇的主演,基本上就是演員本人或者工作室旗下的c位藝人——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黎昊的工作室尚在起步階段,遇上這樣的視劇,頂多隻能讓嚴澤在裡面混個男三男四。
想要讓嚴澤擔綱主演,黎昊便只能將目光投向資金來自自身的各大影片網的自制網劇上——嚴澤在與黎昊簽約之初所主演的那部網劇《我的機械女僕》,就是一家影片網的自制劇。
在接待員的帶領下,兩人搭著觀光電梯,一路直上十五層,直達代言人的面試間。
黎昊業務能力出色,人脈頗廣,和領域影片這次調派過來的某位策劃是舊識。
此時,面試間裡已經等著不少來面試的藝人了。
與策劃寒暄一陣後,策劃便讓化妝師帶著嚴澤去化妝間上妝——和外面那群等待試鏡的四線藝人不一樣,嚴澤基本上算是內定選手之一,可以直接跳過面試最開始的試鏡階段,直接拍攝投票所需的代言照。
·
面試間外。
黎昊和策劃兩人站在走廊盡頭的陽臺上抽煙。
“我們上次見面還是過年的時候呢,”領域的策劃姓王,在黎昊單飛之前和黎昊合作過幾次,兩人頗有私交。吸了一口煙,老王有些惆悵,“說起來還真挺懷唸的,我還記得和你第一次合作的時候,我脾氣暴,看你帶的那個小藝人演得爛,就訓了人幾句。結果你倒好——”
“跑過來直接把那小姑娘給罵哭了,罵她自己不上心,演得都是什麼幾把玩意兒,真的恐怖如斯。你那黎日天的綽號,也是那時候傳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