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深宮女神探> 第240章 天道輪回(七)福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0章 天道輪回(七)福星 (1 / 2)

雲宣他們離開的一個月後, 皇帝收到了他上報的第一份戰報,在不久前的一場戰役中,大周傷亡慘重,而且竟是又丟了一座城, 這應該算是雲宣徵戰多年敗得最慘烈的一次,皇帝龍顏大怒,當晚連年妃那裡都沒有去, 而是留在了流芳閣徹夜聽那幾位僧人說法以平息心中怒火。

第二天, 皇帝走出流芳閣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詔令逸王回京準備完婚, 說是宮中久無喜事,若他成親也能讓久病中的太皇太後開懷一些。

這件事聽起來只是一件家事, 但明眼人都知道, 若是逸王回京, 怕是想再去前線立功卻是難了, 也便失去了他重得皇帝信任的最好時機。

蘇薔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並不意外, 她知道睿王一定會這麼做, 因為皇帝也是人, 他也有軟肋, 而他的軟肋便是包括上華大師在內那幾位高僧的話。

當初皇帝之所以開始留心先皇後的舊案, 不是因為太皇太後得知先皇後被毒死後的震怒, 也不是因為琉璃別宮接連幾次的命案,而是因為付嬤嬤以死證明先皇後的陰魂曾經來過;而他決意不再追究此事,不是因為相信皇後無辜, 也不是因為認定有人佈局,而是因為太子夢到先皇後的那一番肺腑之言。

他對先皇後的死其實已經並沒有那麼哀痛,甚至很可能已經不再在乎她究竟因何而死,畢竟他是皇帝,有那麼多的國家大事要處理,有那麼美的女子在等他歸去,他根本已經無暇顧及那樁早已被塵封在歲月裡的往事和那個早已淡忘在過去的發妻了。

可是,除了真相,有一件事他不得不更在乎,那便是他既是天子,便要信奉天命,認定天意不可違逆,而若是諸事不順,便是自己或其他人的所作所為惹怒了上天。

睿王又怎會不知,皇帝對佛意深信不疑,這便是他的軟肋。

所以,早在趙謙出宮前,他便收買了那幾位高僧,他們說的話,不會涉足朝政,卻足以助他一臂之力。

他要藉著皇帝所信奉的天意,逐個除去他所有的隱患踢開他的絆腳石。

年妃不能成孕後,逸王便是他的下一個目標。雖然讓逸王回京也有可能給他重新奪權的機會,但他卻有足夠信心不會讓他得逞,況且只要逸王在他的監視之內,有任何動作都會受他的束縛,比起讓他遠在前線不知何時便立了大功來,留他在京城無功可立更能讓他放心。

而下一個,自然便是太子了。

太子妃的身子已經越來越重了,再過兩個多月便該臨産了,因著之前宮中盛傳過她和她腹中的孩子皆為不祥之人的謠言,再加上皇帝對她本就有諸多不滿,是以對她和太子的第一個孩子也不甚關心,連帶著宮裡的人也有些見風使舵,私下裡說了許多不好聽的言語。雖然太子妃對那些話雖然並不在意,但太子聽聞後卻是勃然大怒,險些就要拖著病體從床榻上下來去找皇帝奏明,好在最終還是被太子妃給勸阻了下來,可太子的病情卻因為動了肝火愈發地嚴重了。

到了送先皇後榮登極樂的最後一日,因為高僧提及先皇後這一日不僅能看見生者並聽見其所言,而且還會將他們誠懇的心願帶到極樂世界並許以實現,所以皇帝下令,後宮所有妃嬪及皇親貴胄都要去流芳閣為先皇後祈福,久病的太子和大著肚子的太子妃本得了皇上與皇後恩恤可以不去,但他們終是以孝道為先,堅持要去流芳閣送先皇後最後一程。

那時,前線雖然再無敗退的戰報傳來,可也未曾佔到絲毫上風,而是勉力禦敵不至於讓北侖破城而入而已,所以皇帝對戰局自是憂心忡忡。而且,人禍之外還有天災,大周北部陰雨不斷,而南部的暴雨已經持續下了大半個月,水澇成災,讓大周的處境愈加艱難,大有風雨飄搖之勢。皇帝私以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不知何故而違逆了天意,所以甚至還將戰勝天災人禍的希望寄在了已故的先皇後陰魂上,希望她能夠保佑大周將士得勝歸來,保佑這場水災盡快結束。

連綿陰雨直到那一天也沒有要停下的意思,愈發襯得檀香嫋嫋梵唱聲聲的流芳閣越加肅穆神秘了。

按照高僧的安排,每隔一個時辰,皇帝便需蔔上一卦,以確定先皇後是否已經往生極樂,照著他們的推算,先皇後留在人世的陰魂大概在晨時便該離開了,但從子夜至午後,皇帝雖然已經跪在金裝佛像蔔了六次卦,但負責解卦的高僧都只看一眼卦象便搖頭嘆息。

為首的上華大師嘆息道:“只怕先皇後仍有執念未了,故而遲遲不肯離開,時機未到啊。”

從子時開始,包括皇帝在內,來送先皇後的所有人都必須不眠不食,雖然即便是精神不濟的許妃和柳貴妃也都能捱得下去,但快要臨産的太子妃和之前病得幾乎無法起身的太子畢竟體弱,所以在午時過後便先後昏倒被送回寢宮了,其他人縱然心中有所不滿,卻並不敢言說,只能忍著饑腸轆轆強打著精神繼續撐著。

直到暮晚時分,眼見皇帝都要挨不下去時,解卦的高僧拿著皇帝剛蔔的卦簽雙眼驀地一亮,神色甚是驚詫,不忙著解卦,卻是又將那卦簽看了一遍後急匆匆地將呈給了為首的上華大師,欲言又止:“方丈,這卦象……”

上華大師接了卦簽,訝然之後,唇角漫開一個高深莫測的微笑,雙手合十道了聲“阿彌陀佛”,隨後對皇帝道:“皇上,天降福星,萬事遂意,此乃天意,善哉善哉。”

雖然不明白他所言何意,但皇帝也能聽得出來自己方才抽到了一支上上簽,還要再問,那方丈卻對旁邊的僧人道:“準備回去吧。”

見他們停了誦經,皇帝不解,深知他心意的吳隱之忙將準備就此離去的他們攔下:“大師這是要去哪裡,難道法事做完了?”

為首的方丈只是雙手合十地微然一笑:“阿彌陀佛,天家既得此福星,便無需貧僧來錦上添花了,善哉善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