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3章 (4 / 4)

護衛一腳將那管事踹倒在地,只見李瑁來到那人面前,冷笑道:“我看你是活的不耐煩了,竟然敢在這十六王宅中撒野,莫非以為有了楊家罩著,這宮禁中便無法無天了不成?”

那管事平日跟著郡王妃作威作福慣了,哪知道竟然有人不怕楊家,支吾著說:“我…..”

只聽李瑁身後那人斥道:“不長眼的東西,還不帶著人快滾,莫非要等太子殿下親自前來才肯認嗎?”

那管事一聽,嚇得連忙帶人撤了。李瑁忙走到玉茗身邊,問她可有受傷,見她搖搖頭,才放下心來。

等壽王府內外的守衛皆撤走,太子府那人才向李瑁施禮說:“太子殿下說今日一事對壽王多有得罪,他一定令廣平王好好管教家眷,斷不會在發生這等事。屬下先行告退了。”

李瑁點點頭,也扶著玉茗進了府。她問起為何他會來的這般快,才知道是程光見府中衛兵被抽調,心知不好,忙派人去給李瑁送信,這才沒有出大事。

她抱歉的說:“我又惹事了,如今把楊家怕是徹底得罪了。”

李瑁搖搖頭,先問起她有沒有受驚嚇,然後才說道:“這件事你做的並不錯,乃是他們太過欺人太甚。就算不招惹他們,也未必能躲得過去,反正早晚都有那麼一天,既來之則安之。”

她卻仍放不下心來:“我擔心珍珠會因此更受苦,她因了這孩子,在那王府中總歸是不安全,可憐這孩子從小便要受這等折磨。”

李瑁想了想說:“這件事太子也十分擔憂,可他忌憚那郡王妃生母韓國夫人,不敢太多幹預,只怕還要想個周全的法子才好。等廣平王回來,我跟他商議下,定能想出個萬全之策來。”

玉茗點點頭,不論如何,這件事總算是過去了,她曾派人跟程光打聽過,聽說沈珍珠傷勢已經漸漸好轉,因太子出面,那郡王妃氣的回了孃家,倒也沒機會再折磨她,這才放下心來。

幾日後,李豫趕回長安,一回府便聽說此事,忙跑來壽王府謝罪。他跪在殿內請求壽王妃夫婦原諒郡王妃不敬之罪,說已經訓斥過她,並奪了她支配府中護衛的權力,那管事的也被打了一頓交由內侍省發落。

李瑁並未讓他起身,緩緩說道:“我知道此事與你無關,乃是那郡王妃肆意妄為,可就算這樁婚事並非你所願,她終究是你的郡王妃,若有一天鬧出大事來,你也脫不了幹系。”

廣平王聽了,低頭道:“十八叔教訓的是,的確是我管教不嚴。”

李瑁又說:“這本是你的家事,我也不該插手,可是那孩子卻是無辜的,他也是太子的長孫,若是任由人這般欺負,太子的顏面何存?我知道你是想息事寧人,哪怕委屈了沈氏,只求府內安寧,可你不要忘了,你的母親也非正室良娣,莫非要沈氏也要跟當年一般委曲求全不成?”

廣平王聽了沒有說話,沉默許久。玉茗見了於心不忍,便說道:“你不要怪叔父說的太過嚴厲,我看珍珠是個賢淑女子,才將適兒教育的這般懂事。說來也是我擅自做主將他帶了回來才引出這麼大麻煩,既然是你的家事,便由你決定,若是還想這般下去,以後你廣平王府的事情我們便不再插手;若是你看她母子可憐,便將他們妥善安置。”

只聽廣平王嘆了口氣說:“我如何不想看著他們母子好好在府中活著,可是父親多次叫我不要得罪那郡王妃,只因他不想與楊家起沖突,無數次我都想將那郡王妃趕出府去,可是,卻不能違背父親的意思。”

玉茗讓廣平王先起身再說,她轉身對李瑁說:“我看這件事還是要太子出面才好,畢竟再鬧下去,對太子府也不利,不若這樣,讓沈氏帶了適兒先去太子府住一段時日,一來避開郡王妃,二來在太子府中,好歹適兒也能有人照顧。”

李瑁聽了有些道理,又問廣平王的意思,見他有些遲疑,知道是怕太子不願,便說道:“這件事由我去跟太子說,你只管將郡王府的事安頓好,不要再出亂子。”

廣平王道了謝,便回府去了。玉茗待他走了,才說道:“終是委屈了珍珠。”

李瑁安慰她:“放心吧,廣平王的母親也是妾室,想必他比誰都能理解,定會讓人多加照顧。”

幾日之後,沈珍珠來壽王府道謝,玉茗才聽說太子以小郡王已到識字年紀為由,將他接到太子府由太傅授業,沈珍珠作為生母一併過去陪伴,一切總算是風平浪靜了。

經過此事,她對玉茗心存感激,便常帶了李適來探望她,兩人脾氣相投,難得在這宮禁內能做個伴,倒也不在乎那些輩分禮節。只是,玉茗看得出,偶爾她仍會黯然神傷,畢竟為人妾室卻回不得府,還要寄人籬下在太子府,難免心思鬱結。

作者有話要說: 歷史上的沈珍珠就是這麼慘,大唐榮耀?不存在的,她唯一出名的便是生了一個當兒子的皇帝,廣平王並不喜歡她,喜歡的的是獨孤氏。

而沈珍珠之所以在史書中記載頗多,乃是因為她孝順的兒子登基後一直在尋找她的下落,也是令人唏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