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茗聽了,直起身來拭了拭淚水,搖搖頭說:“一切都是我心甘情願,與十八郎何幹?我方才哭不過是因愧對父親,你不必放在心上。”她抬頭理了理鬢發,手碰到那玉釵,淡淡笑道:“你看,上次說想見我穿女裝戴這釵,今日便見到了。”
李瑁見她哭的雙眼微腫,卻又要這般對他笑,心裡更加覺得虧欠她太多,伸手托住她的雙頰,自己慢慢靠上去,在她額上輕輕一吻,深情說:“虧欠你的這些年,我李瑁當用一生去償還。”
玉茗被他一吻,早就羞紅了臉,又聽他說出這番肺腑之言,低了頭笑彎了嘴角,卻故意說:“壽王殿下這一生彌足珍貴,小女子可受不起。”
李瑁一笑,兩隻手將她的臉輕輕托起,對上她的一雙明眸,笑道:“如今,想不要都不成了,我已賴上了你,這一生一世都不分離。”
玉茗笑著握住他的手,兩人就這般對視著,彷彿世上只有對方才是最珍貴之物。一抹淡淡的陽光透過窗欞正照在兩人身上,將他們與周圍的昏暗隔開,宛若兩個世界。
這一刻,李瑁想著,他一生中的苦難終於過去了。
天寶四年七月壬午,玄宗下《冊壽王韋妃文》,冊封韋玉茗為壽王王妃。十年前,曾經也有一位女子被冊封為壽王妃,只是,世事難料,誰也沒想到,十年後,竟然又會冊封另一女子。
後世只知這位韋王妃育慶高門,乃是出自名門望族韋氏,卻不知她歷盡波折,等待多年才達成夙願。為避免世人議論,宮中派出的冊妃副史竟然也是十年前那位大人,這自然是特意安排,避人耳目。
冊妃之後,不久便要迎親。原本是奉旨納妃,六禮一切事宜都由宮內禮官承辦,李瑁本不需出面。可他卻仍提前去了韋府,專門拜見韋昭訓這位未來的岳父大人。
韋昭訓自從得知女兒的婚事定下之後,便因擔憂她的前途整日鬱郁寡歡,一聽說壽王駕到,便將一肚子的火都發在這罪魁禍首身上。雖是按照禮制將他請進府,卻坐在那一言不發,顯然不甚歡迎。
玉茗聽說李瑁來了,不敢去堂中惹了父親不快,只得偷偷躲在門邊偷聽,見堂中冷了場,心中焦急,卻也無計可施。
沒想到李瑁卻不以為意,也不管自己身為皇子,主動賠罪,將玉茗受的苦都怪到自己身上。他這般客氣,倒讓韋昭訓這脾氣發不出來,最後只得長嘆一口氣,認了這個女婿。
待到了成婚這日,李瑁一身喜服來接王妃,玉茗頭頂蓋頭分不清東南西北,可手被他牽著,卻分外安心。她乘車進了宮,那裡早已設好青廬,一切皆按皇子禮制安排。
進門之前,有人拿著火炬圍繞玉茗轉了幾圈,她下車後,腳踏著殷紅毯子,一步步走進搭好的百子帳,拜見聖人。
帶著一切結束,玉茗被送入壽王府備好的洞房,而李瑁則去了喜宴接受群臣及皇子公主們敬酒。
玉茗頂著蓋頭坐在床上,聽遠遠傳來的宮樂聲,覺得彷彿做夢一般。她六歲時遇到李瑁,從那一日起,便將他當做未來夫婿的範本,沒想到十幾年後,竟然真的嫁給了她。
回頭想想這些年,有好幾次她險些與他錯過了,沒想到峰迴路轉,她跟他終於成了夫妻。洞房中燭光閃耀,透過紅布映進來,晃得她眼睛發酸,她忙閉上眼,生怕自己在這喜慶的日子留下淚來,討了不吉利。
今日是她大喜的日子,也是一生最幸福的時刻。從這一刻起,她再也不必擔心會離開他的身邊,兩人的命運被紅線緊緊纏繞在一起,再不分離。
只要跟他在一起,哪怕受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她這般想著,忽聽門外響起腳步聲,又聽門聲響起,有人走了進來。
她臉一紅,一顆心怦怦直跳,雖是害羞,卻又帶了些期待。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想開個嬰兒車,祈禱不要被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