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發生這麼大的事情,即便是再權勢滔天的人也不敢將這個訊息私自扣攔。而得知了訊息的隆慶皇帝應該震怒,必須震怒,也確實是雷霆大怒了。
試問,在素來號稱以孝治天下的大明,還有什麼比自己家祖墳差點兒被人炸嘍更能令皇帝憤怒的事情了?
即便當今天子素來給人一種軟弱的感覺,甚至比起歷代先皇都有點兒顯得沒有存在感了。但皇帝到底還是皇帝,天子一怒,流血漂櫓,這雖然是個比喻,但卻是個挺形象,也足夠貼切的比喻。
很快,‘孝陵爆炸案’專案組成立了,不出陸準的所料,為了提高辦案速度,聖旨派遣下來查察此事的主辦官員,正是此事尚未離開南都的原南都禮部尚書趙貞吉。
陸宅,書房內。
陸準淺笑著撓撓頭道:“還真是他,一點兒都沒料錯啊!哎,馮謙,我倒是挺好奇,為什麼這主審官不是右僉都禦史、應天巡撫海瑞海大人呢?”
馮謙聽他那混不正經的語氣就知道,這小子純屬扯淡。他心裡一點兒疑惑都沒有,就是找個由頭沒事扯閑篇。但馮謙並不想戳穿他,反正現在還真的沒有什麼事情可幹。
“海大人未必真的是海青天!”馮謙如是說道,“海大人履新的時候,你也見過。他在應天巡撫任上也幹了幾個月了,我就不信你對他不是有所耳聞?海大人到底不是包龍圖,斷案沒那麼明察秋毫,反倒是很多時候都以好惡為斷據。真相是什麼對他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覺得不該吃虧的人就不能吃虧。如果說讓他來查察此案,你能想象得到他會怎麼判嘍?”
“查他個錘子?”陸準不以為然的搖頭道,“蕭贊既是上官,又明顯是被壓制的人,海大人當然同情他。我這個不遵法紀,不敬上官的家夥,是不是就要被拿下了?”
“所以啊!”馮謙笑道,“你打量只有你知道嗎?陛下不糊塗,閣老們也不傻。這件案子,重要的是面子,而不是真相。但一切都要以安定為首要決定因素!如果非但沒有查到真相,反倒因為所謂的公平,而導致孝陵衛混亂起來。誰都負責不起的!”
陸準聽罷深以為然,隨後,認真地看著馮謙說道:“我發現,你是越來越會講道理了。要不,你去幫我跟我大哥講講道理?整天跟我嘮嘮叨叨,說什麼要奉公職守,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話。最近些日子,還追著我問查案的進度。你說說,有他這麼鹹吃蘿蔔淡操心的沒有?我是真鬧不明白,他管那麼多幹嘛!”
馮謙聽了這話,卻知道陸準並不是在抱怨陸泓管得太寬,而大概是陸泓那秉公執法、鐵面無私的態度讓陸準受不了了。
試想,陸準的護短聞名孝陵衛,幾乎無人不知。他對自家人有多好,那就更不用說了。情義在他眼中很重要,而在陸泓眼中卻恰恰是相反的。
陸泓在對待親人的事情上頗像海瑞。
海瑞至今有三妻一妾,前兩任妻子均被海瑞一紙休書打發出了家門。而第三任妻子和那個小妾,則在年初,先後自殺身亡。
兩個兒子在嘉靖四十五年,他被捕下獄的時候夭折,長子當年十一歲,次子只有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