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支義軍不斷壯大,玩家們也都看得心潮澎湃。
尤其是這其中也表現出了盛太祖這支義軍與其他義軍的不同:軍紀嚴明、賞罰有序,或許這正是盛太祖不同於其他農民起義領袖的最大區別。
……
一番風起雲湧之後,畫面再度回到兀蘭土喇山附近的戰場。
盛太祖的臉上浮現出笑容,彷彿再度回憶起了自己曾經的崢嶸歲月。
他微微點頭,繼續問道:“可還有第二點?”
孟原不假思索地說道:“當然有。
“這第二點,自然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相比於“驅逐胡虜、再造華夏”而言,這第二點喊出來顯然沒那麼響亮了。
盛太祖微微頷首,顯然對孟原說的話是認可的,但還是說道:“輕徭薄賦、休養生息,本就是每一位開國之君都該做的。”
孟原點了點頭:“雖然如此,但要說能真正體會民間疾苦、懂‘民生之多艱’的,前輩在帝王中,當是首屈一指!
“前朝之時,豪強橫行,佃農猶如豬狗,富人敢於專殺。地主打死佃客罪減一等,甚至可以鞭笞驅使、視為奴僕,甚至兼及其子女。
“若佃客生男,便供奴役;若有女子,便為婢使。
“事實上,在大盛朝之前,佃農的地位已然與農奴無異!
“我們對沒有農奴制的封建社會習以為常,但實際上我們才是異類。全世界的封建社會幾乎全都走上了農奴制的道路,而所謂文明的西方直到近代還在進行廢除農奴制的改革。
“大盛初立,可謂是滿目瘡痍,淮河以北、黃河流域、遼東、西北幾乎都是白地,整個長江以北都沒有多少人口。洛陽盆地甚至還在放牧軍馬。
“黃河氾濫、民不聊生,這樣‘生民百餘一’的場面,普通人連生存都無從談起,更何談王朝的興衰?
“而在大盛朝開國三十年後,全國府縣計開塘堰四萬餘處,浚河四千處,修陂渠堤岸五千處!
“廢棄的上百年的都江堰恢復生機,黃河水患兩百年不再氾濫,被北蠻大軍屠戮殆盡的河西,人口不到八十萬,田不到十萬多頃,而在大盛朝開國三十年後,西北八萬大軍軍糧可支三年,在冊耕地、人口數量均超過齊朝巔峰!
“大盛朝的佃農不是農奴,而是齊民,擁有一定的法律權利和人身自由,不能任意擺佈,不僅擺脫了與地主的人身依附關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解除租佃合同。
“在大盛朝前中期,‘富貴不敢多置租。當時,士大夫畏清議,歸來宦囊皆淡。無豪強兼併之風,民有限田,家無甚窮,谷無甚貴。’
“大盛為佃農奪回的權利,延續了六百年之久!
“甚至還訂立規約:允許賢良方正、豪傑之士將各地方的為惡胥吏以及鄉村城市中的老奸巨猾頑民綁縛送京;如果有人膽敢中途阻攔,梟首示眾!
“若是站在地主豪紳、官吏豪強的角度來看,陛下當然是罪無可恕,恨不得生吞活剝而後快;可若是站在黎民百姓、貧苦佃農的角度來看,被欺壓了數百年,終於有這樣一位皇帝出現,又該是何種感受?”
……
孟原的這番話,再度引發了觀眾的一片喝彩之聲。
“說的太好了!簡直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