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心情不好的事有關。”
“你是指……”
“梅雲珊。”她想也不想地回答。
“我不是因為她心情不好。”
事出意外,他進梅府見雲珊,她撲進他懷裡,一邊哭得傷心不已一邊誠實招認,說她雖遭遇橫禍卻感激救下她的是三皇子。
她說自己心悅於他。
既然如此,就當作是對雲珊最後的方愛,助她心想事成吧。
欣然沒有反駁他,只是笑著撇了撇唇。
死鴨子嘴硬,愛了一輩子的女人琵琶另抱,心裡不知道多痛呢,不過男人的自尊很珍貴,不能戳破。
看著她不相信的表情,他忍不住解釋。“皇上想出剿滅倭寇,戶部卻哭窮,而朝上竟有大半官員反對。”
他急著建功立業,急著自立門戶,更急著讓母親過好舒心日子。
欣然聞言垂眉,糧草一直是戰爭中的隱憂,但父皇堅持剿寇滅遼,她記得前世父皇停下修築宮殿計刻,裁減宮中用度才勉強應付過去。
真正面臨斷糧危機的是在兩年後,倭寇平定,父皇讓霍驥轉往北方攻打遼國之際,她心疼他無糧可用,將鋪子裡的錢全抽出來換成糧草,運三萬石糧米前往俞州才解決他的燃眉之急。
“這是本性,百官高坐朝堂生活安然穩定,哪知民間疾苦,倘若把他們送到南方過過被倭寇騷擾的日子,大概一個個都會舉手贊成出兵。”
聽見欣然的批評,霍驥失笑。“總不能把他們送過去?”
“為什麼不能?”
他不茍同地望向欣然,朝堂寺事豈能當兒戲,但……上次不就是她幾句“兒戲話”把他推到皇帝面前,自己腹中一番見解才能見得了天日?
欣然走到床邊從床底下拉出木箱,裡頭有她這些天描描寫寫的十幾本小冊子。
成親後,不出門的日子她便忙著將前世的大小事一一記錄載冊,她擔心自己忘記,不管是行商開鋪子、朝堂大事、哪日發生的大小記事,通通載錄。
其中一個重要事件是通商口岸的建立,當時她與燕歷堂漏夜討論,最終買下兩艘船到外營商,那兩艘船帶來的利益像水似的流進燕歷堂口袋裡,他能夠順利成事,這兩艘船居功至偉。
翻翻挑挑,她從當中取出一本冊子遞給他。
“倘若平定倭寇,朝堂開通商口岸,助商人海執行商,光是船隻進出就能抽兩次稅,往後朝廷每年可以多出一大筆稅收,戶部不是最愛銀子的嗎?用這點應該可以說服他們。”
霍驥開啟冊子,裡面談的是通商口岸開設的章程,這一看頓時入了迷,他怎麼都沒想到燕欣然竟會對國家大事如此上心,過去不曾聽聞她有這方面的本事呀?
他派人調查過,黑棗衚衕確實有這麼一間收容孤兒的院子,過去那裡應該叫做扒手之家,因為一群無父無母的孤兒擊在一起,以偷竊為生。
聽說是他們偷走欣然的荷包,她讓人一路追查才查到那個地方。
查到之後,她沒報官抓人,反而給他們修院子,找人教他們念書學功夫,她說:授人以魚,不如授受人以漁。
幾年下來,京城的竊案竟少了近三成。
這個結論讓霍驥忍不住一路查下去,他想知道有關欣然的每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