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1850再造中華> 第672章 南北配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72章 南北配合 (1 / 3)

郭嵩燾和彭玉麟雖是故友,彼此卻已經分屬不同的陣營。

彭玉麟說革命軍不會北伐,郭嵩燾半信半疑,問道:“雪琴,此話可能當真?”

彭玉麟毫不猶豫,說道:“不錯,革命軍近兩年內,恐怕都不會北伐。

滿清可以專心對付英法俄,不必顧慮革命軍在背後乘火打劫。”

郭嵩燾感到肩上輕鬆了不少。

清廷最害怕的,就是帝國串通英法聯軍,一起合謀滿清。

以清軍的實力,對付英法聯軍已經吃力,再加上革命軍,非有亡國之禍不可。

關鍵是,彭玉麟的話可信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革命軍使詐呢?萬一彭玉麟也蒙在彭裡呢?

彭玉麟看出了郭嵩燾的顧慮,說道:“筠仙兄,你放心,我以人格擔保,革命軍決不會乘人之危,決不會在短期內實施北伐。”

郭嵩燾試探著問道:“你是說,革命軍兵力不濟,分不出兵力北伐?”

彭玉麟坦然說道:“也不盡然。

晟武皇帝對西南各省志在必得,革命軍也在全力解放大西南,自然不便分兵北伐。

“此外,我中華帝國雖與英法建交,其實是師夷長技以制夷。

遇到民族大義,帝國當然要顧全大局,不使洋人侵犯我一絲一毫主權。

“再者,筠仙兄不難猜出,帝國解放大西南後,將統兵北伐。

如果放任英法侵略滿清,滿清勢必要與英法簽署條約,讓渡中國權益。

“日後帝國推翻滿清,必會以滿清為正統,繼承滿清的龐大領士。

到時候,帝國將面臨是否繼承滿清條約的難題。

就像現在的香港一樣,佔也不是,讓也不是,糟心極了。”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滿清割讓香港給英國。

楊烜攻佔嶺南,以廣州為都城,建立大越國。

當時,大越國實力尚弱,為爭取英國人的支援,只得承認英國在香港的利益。

此舉留有後患,卻不得不為之。

日後,帝國固然從英國獲得了工業發展所需的資金、人才和技術,卻不得不優容香港的英國人。

坊間常有議論,說楊烜一攻克南京,就迫不及待地遷都南京,其中一大原因就是香港。

英國人據守香港,可以隨時威脅廣州,這是楊烜這位雄主所不能容忍的。

郭嵩燾喝了口濃茶,給彭玉麟添了杯茶,若有所思地問道:“雪琴,你誠心講,以中華帝國的實力,已經可與英法俄等列強叫板了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