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業亦不是笨人,說了半天已對方氏母女倆的打算心知肚明,卻並不贊成,在他看來,楚行慶心思城府極深,縱然前途有平步青雲之跡象,卻也容易招惹是非,不是做女婿的好人選,倒不如郭公子憨厚老實的好。
這廂方氏去了趟芍藥苑,將郭丞相上門提親一事都告訴了女兒。
顧昭婉登時不樂意了:“母親明知道女兒心意的,難道就任憑父親將女兒嫁給他人麼?”
方氏摸了摸她的頭:“為孃的自然替你說了,但你父親已經答應人家一半了,沒有個正當理由不好推辭。我看你父親像是不大贊成你和世子在一起,所以這事目前來看有些困難。”
“難道真叫女兒嫁給一個武夫?這豈不是叫他人笑話麼?”顧昭婉珠淚漣漣。
方氏道:“婉兒你先別急,雖然你父親為人是刻板了些,但並不是沒有旁的法子可尋,過幾日宮裡不是要辦一個群芳宴麼,到時候各府的千金都會在皇上和諸位皇子世子前獻藝,若你能技驚四座,贏得世子注意和皇上贊許,你父親就未必會執意答應郭相的求親,為孃的也當會設法替你做成此事,讓你將來順順當當嫁入慶王府。”
端午節後,顧昭歡回到學堂中,打算將最近欠下的功課都補一補,便向幾位功課較為出色的同窗借課上筆記看,也向柳鶯借了一本圍棋譜。
不過諸位姑娘大多數都是一種心不在焉的狀態,也難怪,群芳宴是一年一度的盛事,幾乎凡是略長個平頭正臉又有點心計的姑娘都盼著這一次宴會的到來,七嘴八舌地討論將如何獻藝。
柳鶯也悄聲問顧昭歡道:“群芳宴上你打算怎麼辦?”
顧昭歡停下抄筆記的手:“順其自然咯,吃好喝好,也就這樣了。”
“這可不像是你的作為。”柳鶯狡黠地一笑。
顧昭歡抿緊了嘴唇,隨手翻了翻幾頁:“再多就是去看看字畫和那些珍奇寶貝,到時候咱們倆一起去開開眼。至於獻藝,大多數的表演是費力又不討好,那皇家人什麼沒見過?所以依我看,索性只帶一張琴過去就好了。你呢?”
“說的也是,那我就當場寫幅字應應景,討個好口彩好了。說起來你那琴也是好久沒有彈過了,趁這幾日時間,咱們倆都需要好生練習一下。”柳鶯道。
顧昭歡嘆了口氣,想起那琴還是去年生日時大哥送的,如今可以說物是人非了,想起來實在令人感慨。
因為女學中體諒學生要參加群芳宴,功課都提前上得差不多了,於是之後的幾日裡,學生們都比較清閑,也有空去準備自己的獻藝。
顧昭歡就如之前所想,每日苦練琴技,溫習那些生疏的技法,有時候謝女官從宮裡過來檢視學生們進展,顧昭歡便搬著琴侍立一旁虛心求教問題,謝蘊因為一直器重她,凡有問題都盡心指導教授了。
某日私下習琴時,謝蘊坐在顧昭歡一旁:“過幾日的群芳宴,你可準備好了?不知你可有那青雲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