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深明大義,乃社稷之幸,萬民之幸,陳某先行告辭!”
陳萼深施一禮,轉身而去。
李績目光幽深,目送著陳萼的身形消失於院落的陰影當中。
“相公,為何要應他?”
李妻從後堂步出,焦急道。
“哎~~”
李績嘆了口氣:“陳總管說的不錯,太宗皇帝與聖上對我有恩,今國家有難,我豈能置之不顧,往後的事情……為夫小心些便是,皇后還不至於連這點香火之情都不顧惜。”
李妻遲疑道:“相公,長孫無忌內外勾結,把持宮禁,咱們府上才多少人?難道相公還想調動神武軍和龍武軍不成?”
龍武軍與神武軍是李世民所建,各有精騎一萬五千,包括宮城諸衛與禁衛兩萬,與普通廂兵及折衝府,京兆駐軍十餘萬,但各衛有兵,無權調動,兵部有權調兵,無兵可管,只有皇帝詔旨才能兩者合一,大軍出動。
也就是說,不僅李績調不了兵,長孫無忌也調不了兵,最多是收買個別宮城衛將,而各衛之間,與衛內部,也是互相牽制,交錯立仗,衛將稍有不妥,會被不同系統的下級軍官看出破綻。
這種作法,正是李世民吸取了玄武門之變的經驗教訓,他曾收買常何,得以輕鬆控制玄武門,又怎會讓類似的事情重演?
一門兵力的調動,並不由衛將一言而決,需要皇帝下詔並賜予虎符,但是長孫無忌密不發喪,就註定了他不敢矯詔並以虎符調動宮中諸衛,最多隻能做到關閉宮禁,禁止出入。
而唐朝勳貴府中是有兵的,國公有一旅百人)甲士護衛,再加上家丁、壯僕,李績可以出兵兩百來人。
“我調不了兵,長孫無忌也調不了兵,夫人莫要擔心,為夫這就點起人馬!”
李績面容一冷,快步離去。
陳萼出了李府,下一個目標是房遺愛,房遺愛襲爵梁國公,手下也有一旅之師,他本打算直接飛過去,卻隱隱感到有目光在窺視自己,不由冷冷一笑,索性回李府要了匹馬,策馬奔向房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老爺,那陳狀元剛從英國公府裡出來,看樣子是去梁國公府上啦,而英國公府裡,似有兵馬調動!”
長孫無忌在家,接到一名老僕的彙報,頓時,濃眉擰了起來。
長孫津哼道:“這姓陳的運道不錯,居然能從宮裡跑出來,把家人及時送去三聖母宮,還能說動李績,父親,如若李績叫開了宮門,怕是大事不妙啊!”
長孫無忌陰沉著臉,點點頭道:“你說的不錯,武媚娘未死,看來是那陳光蕊請了神仙出手,否則怎能逃得出去?你結交的梅山六聖能否為我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