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他可是聽到了,在這表演機會可是很難得的。
“交給我吧。”越堯信心滿滿地說,隨即轉過身。
君圭看著越堯彎著腰,在跟一個看起來似乎是管事的大媽說話,偶爾還會指著自己這個方向,頓時心裡充滿期待,躍躍欲試。
看大爺大媽的表情,明顯還沒有認出君圭,但也許是難得見到年輕人會對京劇感興趣,大媽竟然也同意了讓君圭唱上一段,而在跟樂師們溝通的過程也十分順利。
當陳大爺一曲完畢,大媽便接過了陳大爺的麥克風。
“今天我們這總算是見到了一個年輕的面孔,拉低我們的平均年齡了,既然年輕人有興趣,我們就要給年輕人一個機會,畢竟未來總歸是他們的,所以接下來就有請這位年輕的小哥給我們帶了一段。”
聽到大媽兩句話,越堯不由得笑了一下,這大媽退休前肯定是居委會的一把手,宣傳工作幹得槓槓的。
眾人一愣,之後便紛紛鼓掌歡迎。在場的觀眾與票友幾乎都是花甲古稀的年齡,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兩個年輕人,自然也是十分歡迎的。
在眾人的掌聲之後,君圭走上前。這還是他第一次在距離聽眾這麼近的地方唱戲。
看到君圭走上去,觀眾群眾有人疑惑地皺起了眉頭。
“這小夥子看著精神,但是我怎麼總覺得有些面熟呢?”
有這個想法的不止一兩個,但是隨著伴奏的響起,眾人也隨即將之拋之腦後。
“大炮三生如雷震……”
一句西皮導板1就攫住了人們的耳朵,幾乎是在開口的瞬間,老戲迷們就能聽出中間站著的這位年輕人跟他們這些玩票似的可不一樣。
即使場上的年輕人身穿著休閑的白襯衣,黑色的西褲,但是在開口之時,大家卻似乎看到了一位憂國憂民的女將軍。
“眾將士聽我把令行。”
最後一句散板2一落音,周圍的觀眾立即高聲叫好。
“再來一個,再來一個。”
此時的大爺大媽們猶如追星的粉絲,雙手拍掌,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好熟悉的唱腔,難道是劇院哪位老師嗎?”激動之餘,也有冷靜的聽眾似乎聽出來了。
“應該是專業的老師吧?”這個猜測一出立馬引起了旁邊人的附議。
“這不是京劇院的君老師嗎?”突然有一位躺著小卷發的時髦大媽喊道。作為一位戲迷,華夏京劇院的演出她可是現場看過不少的。
這麼一說眾人才紛紛想起,這周圍圍著的大爺大媽喜好京劇,偶爾也會去劇院聽上這麼一場,但是舞臺上的君圭濃墨重彩,實在是跟眼前這個清清爽爽的小夥子聯系不起來。
雖然小公園的京劇社團成立了好幾年,但是這還是第一次遇到了專業的京劇演員,即使是大爺大媽此時也不由得心潮澎湃。
推辭不了大爺大媽們的熱情,君圭只好又唱上了兩段,還跟圍著他的大爺大媽們聊了幾句。
最後還是越堯上前將君圭從人群中拯救了出來。還在大爺大媽們也算是經歷過大風大浪,不想小年輕追星那麼狂熱,雖然熱情了點還是十分理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