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們科幻協會招不到什麼新人,什麼資源都全靠成員自己掏錢買,想起來還真有些心酸。”
“差不多情況吧,我們協會也都是靠集資來買書,或者會長跟副會長自己悄悄掏錢補貼。”
“其實科幻協會不只是小眾範圍啊,我們學校的科幻協會今年招了挺多人,而且活動辦得有聲有色,你們可以詢問一下他們的經驗電子科技大學科幻協會”
一個月看一本書還好,要是看的書多了,那需要的錢就比較多,經濟上面寬松還好。林翰的不少讀者都是學生黨,他們不比工作了的人,生活上面基本上都要依靠家裡拿錢,很多家長根本不理解自己孩子看科幻小說,認為這是閑書,要看就要看經典名著或者什麼公務員考試指南之類的。
林翰偶然間看到自己微博下面的評論之後,他依稀想到了上輩子的自己,自己也面臨過這樣的問題,有時候甚至餓著肚子跑去買書看,精神食糧戰神了真正的食物。
自己寫科幻小說的目的不就是想讓更多的人看到嗎?
讓這些經典科幻小說得以傳播下去,不願意買書的大有人在,他們想看書,但由於種種原因而放棄了,這些人就是潛在的讀者。
他們現在有可能暫時看不了,但不代表未來幾年看不了,完全就是作為潛力股的存在。
於是林翰忍不住做出了一個決定,他撥通了陳佳璇的電話。
電話那頭的陳佳璇一臉詫異,“什麼?你想給學校捐書?”
“是的,你看我微博下面吧,很多學生都在看我的書,他們想要在圖書館借書都比較困難,所以我想幫幫他們。起碼不要餓著肚子來看我的書,這是我能做到最大的程度。”
林翰並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很現實,現實就是自己賺了兩千萬甚至更多,而很多人連書都借不到。
“我知道有這種情況,但你想一下全國那麼多學校,你能幫到多少人呢?而且一個學校你準備捐多少,捐的少了不像話,捐的多了又浪費,這明顯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用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陽xue,林翰覺得自己有些異想天開,“你看這樣如何,我們抽空設定一個高校科幻協會扶助計劃,捐書的前提就是這些學校的科幻協會提交一個未來發展的申請表,來申請的才扶助,不申請的就不扶助。”
林翰越說越興奮,“到時候就可以給他們科幻協會捐二十套,然後再給圖書館捐二十套。發展到後面,我還可以聯系一下李文淵他們,讓科幻作家都參與進這個計劃來,培養出更多的科幻讀者以及科幻作者來。你覺得這個可行嗎?”
“一個學校40套書,可能會有上千個學校進行申請,這絕不是一點錢。就算我們跟出版社那邊聯系,用最低價買新書,那一套書基本上也要100塊錢左右,總體算下來差不多四五百萬人民幣。”
聽到陳佳璇算的賬之後,林翰反而更加輕鬆了,“我以為要更多,四百多萬也不是一下子就拿出去,那麼多學校肯定是陸續申請,沒有什麼壓力的。你能幫我嗎?”
“既然你都決定了,我還能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