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盜夢空間》類似,《海伯利安》在最初飽受爭議,可是正文第一章更新出來之後便讓人嘆為觀止,牧師的故事讓人肅然起敬,林翰將宗教背景融合在未來時空之下進行討論,這其中的人文關懷讓人眼前一亮!
去海伯利安朝聖,結果卻由一個神父轉述另外一個神父的故事,這花費瞭如此多的筆墨並沒有絲毫的浪費,沉重得近乎恐怖的氣氛吸引了讀者們,更讓那些準備挑刺的評論家們驚訝萬分。
這真的是林翰寫出來的故事嗎?
七個朝聖者似乎都不是簡單的角色,每個人都背負著沉重的過去,按照章節的標題,那後面的章節是不是就要講訴其餘人的故事了?
跟《盜夢空間》帶來的刺激感不同,《海伯利安》帶給讀者們的就是沉重的思考,這也是相當多經典文學作品給人們的印象。
出色的科幻小說,總該有驚人的科幻定位,否則,如果只是穿上了一堆魔幻主義新名詞的外衣,那未免也太貧乏了!
林翰在時間概念上確實做出了與眾不同的想象,他將單向性的時間假定為雙向,進一步有創造力的推論,將所有的痛苦與沉重都逐一爆發,令人興奮令人遐想,將悲劇一點點一步步的描畫清晰,讓人更身臨其境的感受到這些人身上背負的每一個痛楚的腳印。
除去震撼人心的故事外,書評家跟評論家們都被林翰在《海伯利安》上面的語言跟寫作手法給驚喜到了,他的進步幾乎是立竿見影的,每一部新書都有進步!
《海伯利安》的詩意從這第一章裡面就開始溢位來,這份詩意不斷體現在這個故事與約翰·濟慈的未完成長詩《海伯利安》的千絲萬縷聯絡上,也體現在整個故事的文字、主旨上面!
小說的文字非常優美,讓人忍不住為之傾倒,林翰用語言生動形象的描述了各個星球的特點,熱帶雨林、沙漠星球、鋼鐵蜂巢、喧囂的環網政治金融中心以及草之海、火焰林、詩人之城等等。
雖然場景宏大、背景複雜,可林翰並沒有直接介紹背景,而是透過生活在不同時空的七名朝聖者講訴自己的故事,從而帶出各個星球的環境、不同勢力之間的角逐、人類的發展歷程,最後連線成一張網,彙聚成一部史詩!
甚至中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參加一個活動時也主動誇獎了林翰,稱贊他是八零後作家的領軍人物,而且對《海伯利安》重點進行了誇獎:“他在這篇小說中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特長,將精彩的劇情跟深刻的思考、紛繁的情感融為一體。這無疑是林翰最狂飆突進的作品,他的創作狀態似乎達到了巔峰,後面的故事如果能維持第一章的水準,這必然會是一部經典!不光是科幻經典,甚至是文學經典!”
莫言在文學圈的地位當然不用過多描述,這位大佬居然都在追看林翰的小說,這話讓活動現場的記者們紛紛紀錄下來,轉眼間就傳到網上去了!
事實上,這份誇贊來得十分的恰當,林翰的讀者粉絲們也被嚇到了,雖然科幻脫離小眾圈的自娛自樂了,可來自主流文學圈大師的評論同樣彌足珍貴。
給力的小說劇情,獨到的文字表達,還有同行的高度認可,這些都讓粉絲們開始歡呼慶祝起來。
“林老師是頓悟了嗎?小說劇情一如既往的精彩,可裡面的感情讓我看完之後都覺得沉重。”
“牛逼哄哄,莫言親口認證的文學經典啊!”
“厲害了,我的林老師!”
“連莫言都追林翰的科幻小說,這面子不是一般的大。”
“我的天,本來隔了好幾天才更新,我正想催催,結果直接來個五萬字大肥章,看得好舒服!”
“催更催更,下一個故事講誰的,我想看看那帶著女兒的學者!”
“林老師太棒了,你們說他會不會是第一個純粹因為科幻小說拿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