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面臨的災難是多種多樣的,前年歐洲著名的科學傳播雜志《新發現》曾經推出過一個專題:世界末日的二十個版本。
如果按照災難的規模劃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型別,區域性災難、文明災難和末日災難。】
李文淵坐在林翰的位置上面,他開口輕輕讀著林翰寫出來的這篇序言,片刻之後才感慨著說道:“這就是我們倆的差別。我就沒讀過這本雜志,這三個災難的型別概括得挺好的。”
“這是他們的功勞,可別放在我身上!”
林翰這個主人反而是坐在沙發上面,無聊的玩著手機,誰讓他的位置被蚊子給搶了呢。
正如林翰在序言裡面說的那樣,區域性災難是指人類社會的區域性地區和部分成員面臨的災難,包括自然災難比如地震和大型傳染病,人為災難如戰爭和恐怖襲擊等。
這些災難雖然慘烈,但影響的範圍非常有限,地理上的影響範圍一般不超過地球陸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受災人口一般不超過三億!
哪怕是聖經記載的滅世大洪水,如今看來也就是區域性災難而已。
所謂的文明災難則是指涉及到人類世界整體的災難,這種災難可能使人類文明全面倒退甚至消失,但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總能有足夠的數量倖存下來,並重新開始恢複或者重建文明的歷程!
回顧歷史,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幾乎沒有經歷過文明災難,最接近文明災難的也就是15世紀歐洲的黑死病跟上世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唯一真正有可能面臨的文明災難就是上個世紀北約跟華約兩大集團的核對峙,全面核戰爭一旦爆發,破壞力足以摧毀整個文明世界!
事實上,很多末日類的小說、遊戲、電影作品描述的就是文明災難,整個世界遭遇災難,而一小部分人艱難的倖存下來。
最後的末日災難是災難的頂峰,在這樣的災難中沒有人能活下來,人類作為一個物種將徹底消失!
這種災難只可能來自外太空,就跟當初的恐龍一樣,被來自外太空的災難給滅絕掉。
【末日災難在科幻文學當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正如愛情是主流文學永恆的主題一樣,災難也是科幻小說永恆的主題。《沖出母宇宙》就是一部表現來自太空的末日災難的作品。
《沖出母宇宙》的構想十分宏大,末日災難的來源是整個宇宙,是真正的滅頂之災。無論是沖出太陽系還是沖出銀河系都不可能擺脫這個災難!】
前面鋪墊了這麼久之後,林翰筆鋒一轉,終於回歸主題,開始講訴起《沖出母宇宙》這本書的內容來。
也算是緊扣主題,沒忘記自己是在寫序言,而不是科普介紹!
李文淵看到林翰寫的這段評價之後,整張臉都忍不住露出笑容來,能得到當今世界科幻第一人的誇獎,總覺得有些飄飄然。
林翰在表揚《沖出母宇宙》的時候,也沒忘記誇誇他前兩部作品《沖出太陽系》跟《沖出銀河系》,這個序言寫得相當不錯!
【跟同型別其餘作品相比,本書的科幻設定有十分獨到的地方。在大部分末日提出的科幻小說中,末日像一堵牆一樣轟然聳立在人類面前,一切都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