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著急著道謝,我能不能幫上忙還未可知。燕兄可否告知在下,你當時求鳳雛先生的,是何物?他為何沒有回應你?”
燕寧嘆息了一聲,道:“我聯系鳳雛先生時,用的正是燕國王爺的名號,許是他瞧不上我這個沒落皇室,也許是他手上根本沒有我想要的東西,所以才會不回複吧。”
陳墨白聽他如此說,就知道燕寧肯定不知道鳳雛先生的真實身份。
若是他了解,就會清楚明白,這世上的東西沒有她拿不到的,也沒有她賣不了的,只要付得起錢,膽子夠大,不管什麼東西,她都能呈上。
至於歐陽雨辰為什麼不會回複他,極有可能就是因為,燕寧要的東西,她很難拿到,或者根本就拿不到。
“我要求的,正是集侯令。”
這話說完,就算是陳墨白也吃了一驚。
楚、燕、趙三國古時原本便是一大國家,稱之為‘晉’,而後諸侯分裂,三家分晉,才成了今日的局面。
晉國國土遼闊,僅諸侯就分封了七十二路,為了呼叫方便,才有了這可呼叫全國任何地方諸侯兵力的鐵令,集侯令。
而後集侯令隨著戰亂丟失,即便三國人費勁心思去找,都是徒勞無功。
楚國國君為了得到集侯令,免去心頭大患,向天下公佈,集侯令永遠有效,燕趙二國自然唯馬首是瞻,也預設了集侯令的效用。
“你求得了集侯令,難不成真的要獻給楚國麼?”陳墨白略微擰起眉頭,問道。“若是如此,豈非與你拯救燕國的計劃背道而馳?”
“非也,”燕寧嘆了口氣,道:“集侯令不是要獻給他,是留給我自己的。”
陳墨白霎時間便明白了他的計劃,道:“你如此做,簡直是以卵擊石!”
燕寧眼眶有些發紅,道:“我何嘗不知道?若沒有如此一搏,我如何換得國家安寧?我自小在楚國內長大,自然知道與他們相比,燕國差的不是一星半點……若不是這樣的手段,我如何能贏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