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老太太把信給了梅笙,看到續絃二字,梅笙如同晴天霹靂。
兩張信紙沒有一個字提她,她卻感受到了滿滿的絕情和冰冷。
“怎麼會,雲郎怎麼會續絃,怎麼會沒提我?這信是假的……”梅笙怒道。
顧家老太太讓人奪回信件,把梅笙送回了小院子。
然後派人把二兒媳婦龐氏請了過來。
龐氏看完信之後,心中也不是滋味。
廬陵王氏,那是僅次於顧陸朱張四姓的大族。
王家娘子一進門,自己這掌家的權利就要易主了。關鍵是萬一生下兒子,自己的兒子就沒希望了。
可是她還是冷靜的分析了信件。
“大伯哥四年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朝廷一定會給他一個交代。
如果兒媳沒猜錯的話,關鍵是擇期回京這四個字最重要。
工部尚書老病,很可能大伯哥會接任他做工部尚書。”
一聽這話,顧家老太太差點興奮的跳起來。
我兒要回來了,要做尚書了。
你們這些得罪顧家的,瞧不起老身的,都要你們好看。
“那,老身的誥命是不是要回來了?”顧家老太太興奮的問道。
“如若順利,朝廷還會給您升一升。”龐氏雖然不情願,但是還是回答。
“好,很好,你是個有見識的。”顧家老太太興奮的誇獎二兒媳。
緊接著又問道:
“可是我兒為何會續絃,梅笙跟了他這麼多年,竟然隻字未提?”
“娘,您糊塗了。”龐氏毫不留情的說道。
“大伯哥回朝做官,需要四梁八柱的支援,梅姨娘的家族有什麼可支援的?
廬陵王家,雖然在朝沒有大官,但是朝野力量不弱。王顧兩家結合,大伯哥在朝中就能站住腳了。”
龐氏見識很深,說的面面俱到。
“你說的對,我兒謀劃深遠,只是可惜了梅笙,終究是出身差了些。那凌兒豈不是……”
龐氏在心中撇嘴。愚蠢的老太太。
顧雲璋是傻子麼,一個出身教坊司的小妾,怎麼可能成為正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