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乾人人喊殺,說明民心淳樸邪不勝正。這口氣能鼓不能洩。請殺顧道以正天下風氣。”
此時一個老臣出來說道。
皇帝意識到了什麼,雙眼掃視群臣,面沉似水。
“陛下,天下皆曰請顧道赴死。就應順應民意直接殺之,如此安樂公主與箕子國王子婚約再無阻礙,長隆鹽場可解大乾之困。
殺一顧道,可得民心,得強國之本。不必猶豫,請誅顧道。”
又一個御史直言不諱的說道。
不講道理,不講規矩,如此直言不諱,這是逼宮。
皇帝立即意識到。
殺顧道只是表象,朝中的幕後黑手真正目的,是藉此事,挾天下民議逼迫他讓步,削減皇權之威。
不需要理由,我們讓你殺女婿,你就要殺女婿。如此天下人只認我們,不再認你這個皇帝。
至於顧道,不過一隻螻蟻,生死根本不重要。
“胡說八道,肆意妄為。站在此處都是治國之臣,不顧法度,不講事實,如此治國不怕天下恥笑?”
溫爾雅出來反對。
“溫尚書,你與顧道親密,無權談論此事。”吏部尚書劉瑜出來說道。
“劉尚書,你與顧道有仇,有什麼資格說我?”溫爾雅怒道。
溫爾雅成功吸引目光,一時間朝堂之上炒成一團。
“顧道之事,無稽之談,此事無需再議。”皇帝強勢的下了結論。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暫停只是個開始。
這一次只是試探,更大的風暴還在後面。
退朝之後,皇宮之中。
皇帝和華陽居士兩個人對坐。
“陛下現在幫不了顧道,一旦出手就等於是怕了,他們會更加肆無忌憚。”華陽居士說道。
“此事只能靠他自己拖住,拖到計劃實施,鹽價暴跌。陛下威望提升。他們自然煙消雲散。”
皇帝握緊拳頭,卻有一種無力感。
“如果顧道拖不到那個時候,縱然鹽價暴跌,朕之功績恐怕也只能跟他們打個平手。”
“甚至他們還會趁機摘取勝利果實。”
十年前戰敗,導致皇權威望降低,一直到現在才看到曙光。
偏偏在這個關鍵時刻,這些人發難了。他們想要趁著帝國虛弱,逼皇帝再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