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拿著顧道的奏摺震驚莫名,奏摺裡面就三件事,但是每一件都讓人驚心動魄。
顧道挾松州蠻獠兵,閃擊奪下攀州全境,並且開始進攻瀘州。
南越國鹽丁叛亂,蜀中之兵已經抽調十之七八,顧道會盡快平定。
看到這裡皇帝覺得都是好事情,既然南越抽調兵力,那司馬無兌一戰可平蜀中,何須賢婿你去冒險?
可看到第三件事,皇帝臉色一下子陰沉,他明白為何顧道會不提司馬無兌了。
顧道在奏摺之中詳細說明了五州叛變的根由,一方面是地方世家大族禁不起誘惑,他們也想成為門閥。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司馬無兌自己不抵抗,甚至還背刺忠心的守軍,讓五州無兵可守。
“司馬無兌該死,果真如此你對得起朕的信任麼?”
皇帝拿著奏摺氣的手都在顫抖。
因為這是顧道密摺別人看不到,皇帝立即招來徐相,徐相看完之後臉色不好看。
“陛下,此事或許是真,或許是司馬無兌無心之舉,但是一試便知,命司馬無兌南下收復失地便可。”徐相說道。
皇帝點了點頭。
“給司馬無兌下旨,讓他南下平叛,他若南下一切如舊,如果藉口推脫……”
皇帝剛說完,司馬無兌的奏摺到了。
司馬無兌在奏摺中,誇獎顧道,以微弱之兵立不世之功,驍勇善戰,請加封為益州都督。
司馬無兌為顧道請功,還用了驍勇善戰四個字,可不是什麼好話。
既然驍勇善戰,有資格當益州都督,那又何須別人幫忙?顯然他提前在堵皇帝的嘴。
你女婿這麼能打,那就繼續打吧,我不搶他的功勞。
前後兩件事,已經讓皇帝明白,司馬無兌真的在蜀中之亂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陛下息怒,此時應該鎮之以靜,司馬無兌鎮守蜀中二十年,有些居功自傲是人之常情。”
徐相趁著皇帝發火之前,趕緊提醒,此時不宜刺激司馬無兌。
中央與地方,皇帝和封疆大吏,的確是君臣關係。
但也不是皇帝一句話,隨意就能處置一個擁兵數萬的封疆大吏,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
有些事情也需要緩緩圖之。
皇帝有些傷心,司馬無兌是他最信任的人,如今也這般不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