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這是大逆不道,旱災就是天道。我們人只能逆來順受熬著,豈能逆天而行?”
那個指責顧道殘暴的老腐儒,嘴上一邊哆嗦,一邊背上自己的書,驚恐地逃走。
好像聽了顧道的話都是大逆不道,馬上天雷要下來劈死他一樣。
“老張跟我們一起走吧,沒聽說麼,到了通衢關一樣是喝粥,還不用幹活,多舒坦,在這裡跟這個侯爺瘋什麼?”
一個商人模樣的人,勸說一個漢子。
“不了,我娘為了不拖累我上吊自殺了,我妻子為了讓兒子活下去,把自己賣給了大地主。
旱災讓我失去了太多,我要跟他鬥一鬥,不然我死那天哪有臉去見我娘。”
被稱喚作老張的人,搖頭說道。
商人模樣的人,帶著老婆孩子走了。商人的老婆給了老張最後一抹鄙夷的目光。
好像在說煞筆。
離開的人,顧道沒有阻攔,還讓他們吃了一碗粥帶上乾糧上路。
“侯爺,我們怎麼跟旱災鬥,你下令吧。”
送走了商人的老張,來到顧道跟前,跪在地上誠心問道。
“鑿井!”顧道大聲說道。
十多萬人,用水是個大問題。這裡雖然距離洛河不遠。
可是洛河水位越來越低,取水越來越困難,早晚都是個事情。
只不過一聽鑿井二字,原本剛提氣勢的災民,一下子沉默了。
如果能打出井水,誰還會背井離鄉?
“侯爺,若論打井我也算是十里八鄉的行家裡手,甚至這附近就有水脈。
可是天旱,水脈下沉太深了。”
老張臉色發苦,他必須讓侯爺明白,其中的困難,不可以想當然。
“鑿井太深,人就喘不上氣來,如果擴大井口,就會引發塌陷,很容易把人埋在裡面。”
顧道知道井深缺氧和土質不好塌陷的風險,他早有準備,否則怎麼會提出鑿井的建議。
甚至在通衢關之前,就想過鑿井的辦法,所以他帶來了兩個工具。
風箱和木桶。
解決缺氧,用手拉式風箱就可以解決,這風箱還是弄吹鋼法的時候順帶弄出來的。
原理簡單,手工製作,能把空氣沿著牛皮縫製的管子,送到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