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乾脆把她送入一個宗門之中。
至於自己,有寶典在手,到第四境應該也沒問題。
想到這,陳長青迴歸乾元界的心思更重,但也知道稍安勿躁,如李全那樣能得到布帛的人還是少數。
將布帛內容再反反覆覆看了一遍,確定沒有遺漏,他站起朝著前面空地深深鞠躬,嘆道“多謝清齋先生你遺留的東西,讓小子不再兩眼一抹黑,至少有了些許自知之明。我當以師禮待之!”
說完大禮參拜。
按照《修習錄》所言,清齋先生困在第六境四十年,製作這布帛的時候,他已經一百四十多歲,命不久有,而布帛上的年份距今依然幾百年,所以不出意外,清齋先生已經去世了。
但他留下的東西,卻成了陳長青在修行路上的領路人。
雖然從未見過已面目,但從這類似日記一般的隨筆,讓他生出日日交談的錯覺。
將布帛收入寶典空間,陳長青緩緩站起,整理了一下衣服。
他身上的衣服還是那個少殿主派人送來了,說起來這一個半月,除了沒有自由,吃穿用度就很好,而且也不用擔心突然冒出來的毒物。
陳長青出門一看,那些戰士正一板一眼的修煉白靈刀法,見到他皆是恭敬的對他打了招呼,陳長青也都是笑著回禮。
經過一個半月實驗,他差不多肯定白靈刀法的靈性只有自己掌握,這些人只空有其形。
形似神不似,看起來差不多,但只有陳長青明白兩者的一層隔膜,如同天塹!
少了靈性一般人就難以有開啟修煉之門,只能做一門殺伐刀法,陳長青有傳授靈性的能力,卻沒有傻了吧唧的傳授。
法不可輕授,清齋先生不知一次提到過。
實際上陳長青傳授的這些花架子,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天大的造化。
這些人的身體素質實戰能力皆有了很大進步,雖然依然達不到張家戰士的程度,但是三個打一個差不多。
而且還有一點,王先生看過幾次這個刀法之後,徹底相信了陳長青功法不是得自血脈傳承。
經過陳長青旁敲側擊發現,血脈傳承往往只可意會,哪有他得到的寶典這樣直接落實在字面,化為奧妙符文。
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寶典的可貴。
陳長青如往日一般指點了他們動作,片刻,寂靜如往常的山谷,突然之間傳來一陣喧鬧聲音,陳長青不由往山谷入口看去。
喜歡乾元劫主請大家收藏:()乾元劫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