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況寅愣了一下,隨即就哈哈大笑:
“好,皇后這意見別緻新穎,又不失公平,就這麼定了。那就請大遼韓德讓,党項李繼遷,大理段學初,吐蕃贊蒙四位使臣作為裁判,若你們四個定奪不下,朕再來最後裁決。”
遼朝雖然援助北漢跟大宋打仗,但遼朝跟北宋之間沒有直接開戰,所以逢年過節依舊派遣使臣。
這次春節遼朝也派來了使臣,是後來威名顯赫的韓德讓。
而党項人此刻還沒有建立西夏,党項李繼遷住在東京汴梁,那時党項人也還沒有分出大理國,國王段思聰派出了堂弟段學初作為使臣出使大宋朝拜。
而吐蕃此刻已經沒有大唐時的盛況,分成若干部落,這些部落也推了一個使臣贊蒙來大宋朝拜。
四位使臣能出使大宋,也是因為他們對漢字非常瞭解,從小熟讀經書,自身也能用漢文作詩詞,叫他們幾個來做裁判也是比較公允的。
宰相趙撲臉色有些不好看,但皇上的提議頗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也只能如此了。
對趙世強說道:“強兒,你真有把握?”
他還是有些擔心,雖然自己的孫子是舉人出身,詩詞歌賦無一不驚,可是對手卻被號稱為詞帝的李羽呀,可這提議又是自己孫兒主動提出來的,因此有些擔心。
趙世強朝爺爺眨了眨眼睛,示意沒問題,自己已經成熟在胸。
他就是要挑戰詞帝,當著眾人的面把詞帝踩在腳下,只有戰勝強者,自己才能名揚天下。
否則你去跟一個秀才鬥贏了,勝之不武,有什麼人能知道看重你呢?只有把這號稱詞帝的李羽擊敗,才是自己人生的巔峰。
趙撲知道自己孫兒詭計多端,既然這麼說,可能有他的安排,點點頭。
當下有太監在場中各自擺了一張桌子,兩人在桌後盤膝而坐,桌上放著筆墨紙硯。
皇帝親自下令開始,趙世強成足在胸,提筆便寫了事先做好的一首詞。
寫完之後抬頭望向李羽,見李羽並不動筆,便說道:“你為何不寫?難道寫不出來嗎?哈哈!”
“我等會兒自己念出來就行了,相信你不會聽不懂吧?”
“猖狂,那好,我先念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