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朝使臣韓得讓笑了,如果大理使臣也判定違命侯贏,那他肯定會跟著。
但一旦大理使臣認為趙世強贏,他就會站在大理使臣這邊,弄成個二比二,最後把皮球踢給皇帝。
這樣一方面討好了宰相趙撲,另一方面也給大宋黨派之爭加一把火,讓火燒得更旺。
所以韓德讓又微笑點頭:“我也同意大理使臣的意見,應該是趙世子略勝一籌。”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更是一片譁然。
沒想到結果會是這樣,這擺明了不公平啊!李羽的詞哪一首不比趙世強的強啊?
更何況人家寫了差不多二十首,他趙世強連五首都沒寫出來,就沒臉再寫下去了,因為太臭了,比不上。
可偏偏兩位使臣愣說他贏了,這完全是不顧事實真相。
宋皇后柳眉微蹙。
她很後悔,不該叫使臣來做裁判,原以為局外人會公平,結果沒想到這些人作出裁判是出自各自的利益,而不是從詩詞本身,這就從根上決定了這場比賽不公平。
趙況寅卻很希望是這個結果,畢竟他不願意宰相的孫兒在地上爬學狗叫,那樣一來宰相丟了臉,他這皇帝臉上也不是很好看。
相反如果是李羽這亡國之君地上學狗叫,大家會一笑了之。李羽丟臉也就丟了,就跟猴子把戲一樣,沒人在意,可宰相的臉不能丟啊!
大理和大遼居然出於各自的利益,說出了趙世子贏,這就給了他一個機會。
趙況寅說道:“朕也覺得他們兩人都不錯,所以算平局吧!”
此言一出,場下誰都不說話了。
皇上這麼說,別人就算不服又能怎麼樣?皇上這是強行給宰相趙撲挽回臉面。
李繼遷哈哈大笑,端起一碗酒走到李羽面前,躬身一禮說道:“侯爺,在我看來今晚你是贏家,我敬你,為你剛才的詩詞。”
趙況寅不由臉上露出怒容,自己剛說了平局他就跑來給李羽敬酒說他贏了,還把大宋天子放在眼中嗎?
只不過自己現在集中力量對付北漢和大遼,等空出手來再好好收拾這些党項人。
李羽趕緊端酒杯一飲而盡,對李繼遷說道:“多謝了,不過勝負我不在意的。”
李繼遷卻只微微一笑,並不多言。
吐蕃贊蒙沒有走過來,只是高高舉起杯子對李羽說道:“我也敬侯爺一杯。”
他們吐蕃也是天高皇帝遠,他又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李羽謝過之後也喝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