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為了一隻小老虎麼!
朱衛平沒心思喝茶,抹一把老臉,腦袋不由自主地思索起這個可行性。
他帶出來的人加起來好幾千,除了搜山,當時朝中大臣的用意也是以備不時之需。
沒想到現在還能用上?
幾千人對上鹿臺營的一萬多,顯然是無謂的冒險之舉,要是不把殷家軍劃進來,朱衛平會毫不猶豫地拒絕。
但若能跟對方配合,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他認真琢磨了起來。
尤其是:攻其不備。
齊凱桓逃出京城,必定留下耳目去盯著薄時衍的動向,認為那是最具威脅的追兵。
他不會把紫行山這點人手放在眼裡,甚至都忘了朱衛平這號人物。
朱衛平坐不住了,站起來揹著手來回轉悠。
他仔細詢問了十瀾,攝政王與蜀中那邊的聯絡是否緊密,對殷蘊河這個人又知道多少。
殷公離世,萬一他兒子的心思與老父親不一樣,暗地裡跟齊凱桓有勾結呢?
畢竟齊凱桓潛伏太久了,早在小皇帝還沒冒頭,他就在暗地裡動作。
十瀾不敢過問主子的事情,一些不該她知道的訊息,她不知道。
所以沒能給朱衛平明確的答複,只說可以聯系看看。
她相信十璩。
把此事告知十璩,十璩會判斷殷蘊河此人是否可信。
其實把握很大,蜀中已經握有三分之一的兵權,在大堰受到敬重,小皇帝沒有過問他們,就連薄時衍也不會貿然插手。
俗話說位極人臣,不過如此。
殷家沒有必要去跟齊凱桓冒險,對方能給什麼籌碼?
再說了,如果齊凱桓跟殷蘊河有交情,又何必急匆匆逃離京城。
他就該鳩佔鵲巢,聯合蜀中與攝政王叫板!
朱衛平越想越被心裡那道聲音給說服了。
男子漢大丈夫,目睹一個絕妙的機會出現,豈能瞻前顧後畏畏縮縮不敢伸手?!
他一咬牙:“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