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大唐至德二年的秋季。
雖然與安祿山叛軍的戰事依然在持續著,邊疆各地亦十分的不安定。
然而長安,作為一座曾經擁有百餘萬居民的大都會,還是表現出了同歷史時代其它王國都城所無法比擬的繁榮和富麗。
除了樓觀臺將要舉辦的規模浩大的拜月法會外,長安城內的道觀、寺廟,也籌備了相應的廟會法會,以期招攬信徒民眾。
朝廷還下旨八月十五日開放宵禁,允許民間徹夜遊園賞月,各坊都要推出相應的活動,以添太平喜樂。
同時,朝廷更特別在樂遊原上,搭建高臺,架設花燈,由皇宮專屬的內教坊樂師伶人歡演達旦,以慰天下。
據說,當今天子還向太上皇討請了梨園子弟,表演助興。
梨園是太上皇,也就是後世所謂的玄宗皇帝特別設立,親自選拔子弟教習是玄宗皇帝的私人樂團,從來只為玄宗皇帝歡宴出演。
皇榜張示,訊息很快傳遍了長安,百姓紛紛贊頌當今天子仁德,能有幸一睹梨園眾人的風采。因為在長安百姓的傳說裡,梨園子弟的歌舞樂藝乃是天下第一流的,只有那些功勳卓著至少也要太上皇十分賞識的人,才有機會欣賞的到。
這個訊息自然也傳到了郭子儀的府邸。郭家的女眷和一眾好事的下人,一樣奔走相告,一時聒噪,很快便人盡皆知。
然而就在大家興頭上的時候,管家集合眾人宣佈了老夫人和大少爺的決定,八月十五日嚴禁郭家子弟到樂遊原上游賞,賞月觀燈僅限在本坊之內,凡外出者亥時前即須回府。違者家法處置。
大家自然不是很開心,不過平日裡老爺和老夫人對待大家很好,倒也沒什麼怨尤。一些聰明的人,也知道當今老爺和幾位少爺在殺場上屢立戰功,早有些眼紅的人在朝裡搬弄是非。小心謹慎些總是好的。
午飯的時候,老夫人和長子郭曜同樣把這個決定告訴了幾位少夫人。尤其對郭曖,叮囑他莫要去湊那熱鬧。
郭曜的書房裡,郭曜、郭曖正商談著什麼。午後的暖陽照得二人有些慵懶,幸好有新煎的碧綠的茶湯,讓二人保持著些許的清醒。
“禁止大家到樂遊原上參加賞月集會,下邊的人,你沒聽到什麼口風吧?”
“沒有。仰賴父親和兄長平日的教誨,他們雖是不開心,倒也沒什麼怨言,幾個老人家倒也明白事理,知道當今局面我郭家更要低調從事。”
“這次皇上一定要動用梨園的人,據說興慶宮那邊是不答應的。”
“啊?可皇榜已經張貼出來了啊。”
“正因如此,才不許大家前往啊。無論明天,梨園的人是不是會出現在樂遊原上,皇上和太上皇總有一個要有損顏面的。”
“八成是李輔國那老家夥出的鬼主意吧,要給老皇爺出難題。”
“不止是李輔國,就連馬皇後最近在皇帝面前說話也不少。”
“她能怎樣?為何也要跟老皇爺過不去?”
“還不是為了自己的兒子。”
“可依我看來,太上皇已經對國事不怎麼上心了啊,再說他老人家也沒有那個心力了。”
“話是這麼說,可只要他老人家在一天,他的話就是聖旨。太上皇不止當今天子一個兒子,幾個親王如今還分封在外,擁兵自重。他也怕啊。”
“如今安祿山兵患在前,邊疆四夷蠢動,那些王爺們難道真的會——”
“恩,我最近聽到些口風,有人在朝中奔走,鼓動一些鬱郁不得志的文人到詠王李琮那裡做幕僚。”